分享

慢性胃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一):临床判断与中医辨证

 水木年华138 2017-08-03


耿晓江

慢性胃病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疾病,由于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因此常常缠绵难愈。慢性胃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肝胃气痛、胃脘痛、心痛、痞满等范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饱胀、烧心、恶心、嗳气、泛酸、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其病因常为暴饮暴食、感染、遗传、免疫、精神因素等。

慢性胃病的临床判断

1.1认真观察患者的舌象

传统医学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苔乃胃气熏蒸。关于舌象,《辨舌指南》上说:“辩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现六淫之深浅。”如果患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说明病情较轻;如果患者病情继续发展,舌象必然随之变化,如只是舌苔随之而发生变化,舌质变化不大,即使慢性胃炎比较严重,预后仍然良好;如果舌质、舌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很可能是慢性胃炎引发了器质性病变;若发现患者出现了裂纹舌、绛紫舌,说明患者病情长久,症结严重。

慢性胃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一):临床判断与中医辨证

中药:半枝莲

1.2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

胃受纳,脾运化。患者病情可以充分表现在饮食上,食欲不强,说明“脾有未化之食”;不消化说明“脾不转”;食不下,说明“脾寒”;嗜甜食,说明“脾不足”。从这些方面来看,患者的饮食状况能够充分反映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可以准确帮助医者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判断患者的虚实转归。

慢性胃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一):临床判断与中医辨证

中药:蒲公英

2辨证辨病完美结合

辨证辨病完美结合是在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基础上,恰当利用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检测,然后再行辨证论治。

  • 例如:消化性溃疡常为脾胃虚弱,脾胃阳虚,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便可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其中的黄芪、蒲公英、白及等托里生肌,促进溃疡面快速愈合。

  • 再如:癌前病变引发的肠上皮化生、中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萎缩性胃炎常为气滞血瘀痰凝,因此常在辨证基础上使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莪术、石见穿、蒲公英等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类药物,达到驱散邪毒滞气的目的。通过现代药理分析发现,上述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慢性胃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一):临床判断与中医辨证

中药:白花蛇舌草

另外,在进行胃病的辨证治疗过程中,还要认真辨析患病的位置与性质,密切关注各个脏器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下期:慢性胃病的中医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