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莽林精灵夜巡行 2017-08-03

文章目录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检查
三、慢性肾炎需要临床分型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1、药物洗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用生麻黄、桂枝、细辛、红花、羌活、独活、荆芥、防风、苍术、白术等熬水洗浴,保持水温,以周身出汗为宜,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疗程以水肿消退为准。该法对消除水肿及减轻并发症有较好作用。

2、温针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取穴:百会(针),内关(针),关元(灸),气海(灸),足三里(温针灸),阴陵泉(针),三阴交(针),肾俞(针加灸),肺俞(温针灸),脾俞(温针灸)。针用泻法,每日1次,留针40min,20次为1疗程。

3、中成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根据病情选用口服肾炎康复片(人参、生地、杜仲、山药、丹参、白花蛇舌草)、火把花根片、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有报道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 5%葡萄糖 250ml静脉滴注, 1日1次,连续应用3周。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尿蛋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此外,还可选用灯盏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滴取得良好疗效。

4、拔罐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特效穴位:志室、胃仓、京门、大横、天枢、气海、腰阳关、足三里、三阴交、第11~12胸椎棘突间、第1~2腰椎棘突间、第17胸椎下。

操作顺序:先在志室、胃仓、京门、大横穴行留罐疗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在天枢、气海、腰阳关、足三里、三阴交、第11~12胸椎棘突间、第1~2腰椎棘突间、第17胸椎下行刺络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周2次。

5、刮痧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特效穴位:督脉、膀胱经、由阴陵泉至太溪穴、任脉。

操作顺序:刮督脉:由脊中穴经命门、腰阳关等穴,刮至腰俞穴。刮膀胱经 :由脾俞穴沿脊柱两侧向下,经肾俞、志室、关元俞等穴,刮至次髎穴。由阴陵泉穴处,沿小腿内侧经三阴交、复溜等穴,刮至太溪穴。刮任脉 :由中脘穴沿前正中线向下经水分、关元、气海等穴,刮至中极穴。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检查

1、尿常规检查常有轻、中度蛋白尿,同时伴有血尿,红细胞管型,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镜下持续性血尿。

2、血液检查早期变化不明显,肾功不全者可见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明显加快,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轻度增高,血清补体C3正常。

3、肾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轻度下降,尿浓缩功能减退。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早期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BUN,Scr逐步增高,当其高于正常值时,证明有效肾单位已有60%~70%受损害。对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更有价值。

4、腹部X线平片肾脏明显缩小,表面不光滑。

5、B超早期双肾正常或缩小,肾皮质变薄或肾内结构紊乱,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和尿路梗阻性疾病。

6、肾穿刺活检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见相应的病理改变。

慢性肾炎需要临床分型吗

关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到目前为止,国内召开了3次会议进行讨论、制定和修改。1977年北戴河会议将慢性肾炎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肾病型除普通型表现外,尿蛋白>3.5g/d(定性>+++),血浆蛋白低,白蛋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