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之器:茶器的使用、干货及壶友问 养壶指南 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它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珍爱,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可爱,越光润古雅。 最近有好多壶友来问,究竟应该如何养壶? 今天淳韵课堂就来和大家聊聊应该如何养壶。 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这句话,实际上是用壶、养壶的根本之法。 新壶初养 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摩擦,千万不能用粗砂布打磨,以防伤害表皮。先用水或布洗拭去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入较浓的茶叶水锅里,或者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不久既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 专壶专用,一壶侍一茶 因紫砂特殊的胎体结构,而能够吸附茶汤中茶浸出物,促使胎体发生变化,并能够散发所泡之茶的气味。玻璃、瓷质、不锈钢等材质的壶因其胎质致密而不透气,难以使茶汤长时间的保持优良品质。如果于茶道稍有讲究,可备用不同的茶壶,在紫砂壶经过“开壶”保养、去除紫砂壶土腥气之后,用几类茶试壶。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最后决定此壶泡哪种茶,尔后一直不变,做到“专壶专用”。平时泡茶依茶择壶,“一壶侍一茶”,严格区分,以免茶壶串味。 茶汤养壶 不论新壶、旧壶,以泡红茶为例,用开水沏茶后,壶口泛出茶泡沫用壶盖轻轻去泡沫,合上壶盖约一二分钟,把壶中的茶汤倒入有茶滤网的公道杯,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倒到各个闻香杯或口杯中,再把小杯里的茶汤回浇在茶壶上,此谓“茶汤养壶”。此时,壶体表面温度较高,可用专用壶巾,擦拭壶体,水印现擦现干,反复多次,壶温稍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 每天首次清洗茶壶、茶具时,把壶中的茶渣取出,顺势将壶体周身润擦一遍,即可擦去壶身的茶斑痕,亦可用温茶叶水磨一遍,开水冲内外一二次即可放入茶叶冲泡。如此坚持三四个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 还有人养壶采用另外的方法,即用黑瓦片碾磨的细粉,包在多层纱布里,在茶汤浇于壶体后,立即轻轻擦摩壶体,使茶壶洁净光润。 ![]() 对于古旧茶壶,要舍得用,不应束之高阁,湮没它的光辉。茶汤养壶后,可使这类茶壶越发光泽,经久使用、养护得法,包浆自然映现。通过养壶,还能辨别茶壶的好坏,泥质不好的茶壶是很难养出来的,而好品质的古壶和真正的名人壶,则会越养越有精神,越发可人心意。 ![]() 去渣涤残 紫砂壶因其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以及严密的造型,能够推迟茶汤变凉的时间,对茶汤中氧气的保有时间远远长于其他茶具。为了使茶壶能够多吸收茶汁,常有人不清理或迟清理茶渣,认为可“积累茶山”,加快养壶效果。其实,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茶锈”还是要清理的,因为“茶水在久置后会氧化生出褐色的茶锈,其中含有镉、铅、汞等有害物质,附着在茶具内壁上,长期饮用含有茶垢的茶水会影响身体健康”。 ![]() 因此,每次饮泡完茶汤后,要及时清理茶渣。壶内的茶锈可定期用棉质的纱布用力蹭擦除去,但不可使用洗涤剂。清理完茶渣之后。要把壶盖和壶体分开放置于通风干燥之处,不可盖住盖子保存,否则易生霉菌;放置在有异味的橱柜等地方也不可。假若旧壶长期不用,保养不当壶内发霉、生有菌斑等时,当用洗涤剂仔细清洗,也可按照开壶之法养护;放在窑中进行二次烧制也可以,但存风险,茶人壶友当慎为之。 ![]() 茶巾拭壶 在泡茶的过程中,用棉质的带有所泡茶汤的湿茶巾对壶体进行擦拭,可有效地促使茶壶变得干净整洁。微量茶汤的滋养,能够促使茶壶胎质发生变化。在用壶巾擦拭之时,需要谨慎为之,不可过度猛擦。对有些“工”有缺陷的“流涎”造型的壶,要注意及时擦拭清理壶流下部的茶汤。以免长期因保养不善造成壶整体“包浆”的缺陷。对壶身的壶流、壶把转接处,壶盖的内口外沿、壶钮等转接处要细心擦拭,这些“偏僻处”容易被忽视,长期以往,容易积垢,会影响茶壶的整体养护效果。 ![]() 摩挲把玩 紫砂壶一旦沾染到油脂。就容易发出“贼光”,易养出带有花斑的壶。壶体的内外均不可沾染到油脂。每次茶事活动,都需净手弄茶,一是使茶免受异味污染;二是茶壶能得到良好的保养。 ![]() 在喝茶的过程中,用洁净的手对砂壶摩挲、把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手分泌的体液对于紫砂有良效。一般而论,新壶初始养护使用的第一年,壶体外观色泽会有较多改观,泥色会比原色沉静,盖与壶口之间会更密合,通转舒畅。从第二年开始到第五年之间,茶垢会使壶壁内外色调一致。壶基本上已脱尽燥气,渐显雅光,益茶性明显。五年之后,壶的感官变化极为缓慢,很难在十年、二十年间有大的突破。但壶的光泽却更雅致如玉,有温润之光泽,以案头清供,则愈发彰显其沉静之美。 ![]() 依茶择壶 不同茶类的茶性相差很大,因此,冲泡各类茶的方法、水温、冲泡时间、茶具选用、饮用方法等等也各有差别。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说明了泡好一壶茶必须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现在茶艺之中讲究“茶、水、器、火、境、技艺”的和谐一致。用泉水、紫砂壶泡好一壶茶成为“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之说的典范。 ![]() 例如,沏泡绿茶,可选用矮形壶,身矮口必敞,因为绿茶是未发酵茶,叶绿素没有破坏,不宜深焖,茶汤澄碧新鲜,更显色香味的佳趣;泡用红茶,宜用壶身高盖口小的壶,因为红茶是发酵茶,焖功足,更觉茶香蕴藉;喜欢工夫茶则选择水平壶,容量在80毫升左右;沏泡乌龙茶和铁观音、大红袍、包种茶之类,则可视饮茶人数的多少选用适量的茶壶。 ![]() 休养生息 泡茶之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五日要有干燥休息的时间,这样壶体有吸附茶汁的条件,有助于改善壶胎泥质结构。有的壶长期的使用过程能使胎体泥质变的更好,更适宜发茶性,甚至有的壶原来渗茶的小缺陷,在长期茶汁的滋养下而消失。有些段泥壶,有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吐黑”现象, 只要将此壶投入醋坛子,让它吃吃醋,过个一天中和一下,能逐渐减轻此现象。干燥的壶体,尤其是胎质较为疏松的壶体,冲入开水之后,因其特有的双气孔结构的胎质,能听到开水滋润壶胎的滋滋声,随开水泡出的茶叶浸出物对改良壶胎十分有益。 ![]() 养壶不要刻意而为之 壶经养护彰显美韵,本来就是喝茶休闲或以茶修身养心活动的一个副产品。假若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茶也不喝,一心想得壶之“包浆”而“玩物丧志”,那就背离了养壶的意义。顺其自然地喝茶、养壶,才是茶人壶友积极生活、投身世事地践行茶之道与壶之道。 ![]() ![]() ![]() ![]() ![]() ![]() ![]() ![]() ![]() ![]() ![]() ![]() 近来受到了很多壶友的还图,尤其是上图连我们的摄影师都夸赞不已。截止8月6日,赶快投递您的美图,只要能展现紫砂之美,得到大家的认同,您将有机会获得由淳韵独家定制的精美主人杯1只!还没有还图的的壶友们快快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吧!我们将于8月7日在本订阅号中公布评选结果,精美大礼,尽在淳韵等您。 ![]() 如果淳韵的文章能够产生价值,欢迎朋友们进行转发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