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特先生亲子学堂||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8-03



人 的 心 理 发 展 过 程 及 影 响 人 格 发 展 的 社 会 因 素

文  /  岳  阳

图  /  P i x a b a y



——人的心理发展——


每个人从出生到以后的成长之路,都会有一定的心路过程,一般以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为划分依据,将个体的心理发展阶段通常可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在此期间的幼儿大多心灵纯洁,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

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会有一些自己的意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出相应的反应;

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他们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会跟着自己的意愿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童年期(6、7岁~11、12岁):是学龄初期,开始步入学校,与同龄孩子接触,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

少年期(11、12~14、15岁):学龄中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青年期(14、15~25岁):学龄晚期,富有朝气,青春昂扬;

成年期(25~65岁):基础学习基本定型,此阶段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型的学习;

老年期(65岁以后):这个阶段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性的读一些书籍,自觉学习;



而在青年期期间,还会细分为一个青年初期,是在14、15~25岁之间,相当于高中时期,在此期间,智力接近于成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连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一直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现象。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育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专制型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民主型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民主型的教养模式是每个家庭共同追求的,只不过是方法不同,也许,适当的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一些事情也许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