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浓茶三碗【禅境趣谈】

 liuhuirong 2017-08-03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锄头边。.jpg

  浓茶三碗
  
  慧寂禅师是位诗僧,写出来的诗,禅味十足。如: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锄头边。
  
  这首诗的境界,一般僧人难以领会,认为这个和尚是个“懒汉混日子”的人了。
  
  其实,说这话的人,是不懂得“禅”是什么?
  
  《景德传灯录》第九卷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趣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这句经典式文句,一般人恐不易懂得何所指。简单地说,就是要舍弃尘垢,若能净尽,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从这一认识扩展开去,可知学佛修禅,既不在于行为上死守戒律的条条框框,也不在于修持上苦抱坐禅的形形式式,要是你懂了这一点,那麽只要浓茶三两碗,在日常生活中把心里时时生起的杂念,像锄草一样去除净尽,便就入于佛的境界,禅的境界了。
  
  形式是末,内容是本。内容决定形式,禅的内容既然在于明心见性,那末日常生活中能够净除杂念的境界,那就不管喝茶还是吃饭,不管是挑水还是砍柴,便就无处不是禅了。
  
  所以说,摒除形式,才能获得精神上彻底自在。

绝对真理
  
  人活在世间上,不仅为了衣、食、住、行;而是在寻求真理,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由此可见,“道”(真理)对于人生意义多么伟大!为了“道”,得到“道”,不惜牺牲自己生命。
  
  “道”即是“真理”。一般人说起“真理”来,有“相对的”,和“绝对的”两种。实质上,“真理”是“绝对的”!寻找这个“绝对真理”,中外古今宗教家、哲学家谈了几千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能找到这个“绝对真理”,唯有在“禅境”中才能寻觅得到。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历代禅师们苦思冥想,就是在寻找这个“绝对真理”。一旦找到,便大彻大悟。
  
  有一天,云门禅师在僧众面前掉落棒子而说:“这根棒子已化为龙,一口吞下了整个宇宙,请问山河大地从那里来?”
  
  有一次,他举棒喝着:“啊!你瞧,老释迦已来了!”
  
  又有一次,他突然的问听众:“你们要认识祖师吗?”
  
  接着用棒指着他们说:“祖师在你们头上跳。你们要认识祖师的眼睛吗?就在你们的脚下……”
  
  这些话,人人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些莫名其妙的语言,不合逻辑,不合理性。参透了,便找到了。

明心见性
  
  不懂禅的人,很不容易理解“禅机”、“禅味”、“禅风”。
  
  把道行深的禅师,看为“疯癫汉”,或者看为“失去理性的人”。
  
  从表面去看,似乎确是如此。用禅的人,其目的就是要背弃理性的思维,因为有了思维起作用,则它受到时、空诸种限制,故一定要打破观念的框框,它是超越的、绝对的。而理性则要受逻辑的规范,一切都是相对的。
  
  有一次,云门禅师问一个和尚说:“古人举起或放下拂尘是代表什么意思?”
  
  对方回答说:“在举起之前,放下之后,去表示自性。”
  
  这话在别人看来,简直不知所云。但云门禅师听来,赞不绝口,认为对方已达到“识自性”的彻悟境界了。
  
  正如他说:“一切微尘诸物都在你的舌头上,所有三藏圣教都在你的脚跟下。”
  
  这番话,谁又能理解呢?怎合乎逻辑呢?似乎语无伦次。可是在禅者眼中却不然,云门认为这种“悟解”,是进入“自性”的一个途径。这个“自性”是超越了时、空的,它是不拘于任何地方,却又是无所不在的。
  
  这个“自性”究竟是何物呢?质言之,它就是“佛性”。用禅最终目的,就是要“明心见性”,谁能见到“自性”,他就是“佛”!

禅在人间
  
  懂得了禅,自会感到平凡;不懂得禅,则感到神秘莫测。
  
  到底这个“禅”的核心是什么呢?说法不一,“云门三句”是打开“禅门”的金钥匙。这三句是:“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这就是“禅”的实质和功能,且看以下数例:
  
  云门禅师说:“三世诸佛向火焰上转大法轮。”
  
  这话从表面上来看,很难理解的。意指“绝对”是在火中沙粒中,甚至最小的微尘中;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是在自己身中,也是在北斗之上。这就是所谓“涵盖乾坤”。
  
  有一次云门被邀到朝廷中吃素斋,一位大臣问他说:“灵树的果子熟了没有?”
  
  他回答说:“请问灵树上的果子,又有哪一年不熟的!”云门不直接回答,而是以灵树的果子为跳板,从时间之流跳入了永恒,显然这正是所谓“截断众流”。
  
  禅学各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精神生活上,你永远无法直达最高峰。即使你爬到了山顶,仍然还要再上一层,也就是再回返平地。即是你达到了彼岸,仍然要回到世间来过着凡人的生活,然后再向前去。你必须在“截断众流”之后,又能“随波逐浪”。
  
  “禅”,不离人间。

云门禅风
  
  云门禅师有一个极大的矛盾,他一方面具有特别好的口才,另一方面却反对言语,好像每一个字都怕犯了神圣的、不可言的“道”。为了这点,他的心是多麽的不安啊!幸好他用另一个矛盾来解决了这种不安。他曾说:“如果是得道的人,火不能烧,终日说话,却不曾动过唇齿,不曾说过一字,终日穿衣吃饭,却不曾触着一粒米,挂上一缕丝。”
  
  锐敏的心使他极为烦恼。他对心中的每一念头都很敏感,他的自知使他善于知人。也就由于这种敏感,使他能锐利的看透精神生命的玄秘。例如他说:“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这无疑是一种极深刻的悟解。
  
  云门知道他的路子比较狭窄,他要追求更高的机智,他创立云门宗的特质是被公认为孤危险峻的。他自己曾写了一首诗描写其禅风说:
  
  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
  
  入户已知来见解,何烦再举轹中泥。
  
  这就是他的风格。
  
  至于他的生活思想方面,据说有一天他把手放入木狮子的口中而大叫:“救命!我被咬死了!”若是我们把手放入云门的口中,无须担心,即使我们会遭遇到像被狮子咬般的恐怖,也会像云门一样安然无恙。

游山玩水
  
  云门禅师与同时代及以后的大禅师们,在修道习禅上很不一样?可以说,他的禅功和禅境是非常独特的。曾有人问他:“什么是道?”
  
  他直截了当地说:“去!”
  
  这个“去”字,是如此的含意深长,使他不至于局限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上。如果以云门所有的言教看来,它的意思可以说是:“自由无碍的去做适合你的任何事吧!不要依赖特殊的方法,不要考虑到后果,继续去做吧”!他坚信:“真空不坏有、真空不异色”。
  
  他教诲他的世俗弟子说:“在家和出家对于见性一点并没有任何不同。”他并引证《法华经》说:“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当然不同的生活,给予他们不同的责任。但每个人都必须脚跟着地,去尽自己的责任。
  
  对于一个悟道者来说:“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他不赞成浪费时间去追求空洞的认识,因为最重要的是人的“自性”。当你一旦见到了“自性”,你便会进入超脱而自在的境域了,使你作于快乐,游于快乐,生于快乐,死于快乐……
  
  有个和尚问他:“谁是我自己?”
  
  他回答:“游山玩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