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持续,动态监测动脉血压变化,根据动脉波形变化判断心肌收缩能力。
项目 步 骤 评分 2 1)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评估 2 2)评估动脉穿刺途径: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足背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及腋动脉。 3 3)评估掌弓侧支循环(Allen’s试验法) 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无菌状态,携物品到患者床旁;核对5 核对 患者,向患者解释有创动脉监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术者左手中指摸及桡动脉搏动,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搏动最明显处远端约穿刺 0.5厘米。套管针与皮肤呈30?穿刺,成功后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10?,再将其向20 前推进2毫米,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置置管 管成功。 将肝素盐水装入压力袋中,压力袋充气至300mmHg.应用无菌技术将压力传导组与肝素连接压 15 盐水连接。压力传导组排气,应用无菌技术连接动脉导管。安装压力模块,将压力模块力套装 与压力传导组相连。 传感器 10 按压快速冲洗阀,肝素盐水冲洗动脉导管,保持导管通畅。 校零 固定压力换能器,平患者右心房水平(即平患者的腋中线水平),并随患者体位变化而改5 固定 变。 调节压力模块,调节测压装置三通,关闭患者端,改与大气相通,选择模块传感器校零,5 调节 监护仪上ABP检测波形为直线,数值为“0”。 测量ABP的数值:关闭与大气相通端三通,接通患者端三通,监护仪出现数值与波形,5 测量 读取数值。 5 设定报警线,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核对医嘱并处理用物。 设定 3 记录 洗手,记录。 1)预防局部出血和血肿,穿刺损伤,应用抗凝药物,拔管后处理不当均可引起穿刺处出5 血。 2)防止远端肢体缺血,桡动脉做Allen’s试验法,穿刺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反复穿刺造5 成血管壁损伤,密切观察术侧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 护理 3)预防形成血栓,每次经动脉导管取血或回血时,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5 要点 防凝血。 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每24小时用碘剂消毒及更换敷料一次,并 5 用无菌敷料覆盖,防止污染。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为72—96小时,不应超过7天,留置期 间严密监测穿刺点局部变化,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立即拔除导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