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8.5毫米,厚度2.3毫米。折二母钱大样。应当是铸造的例如清朝的部颁样钱,发给下边工坊的样钱。《中国历代珍泉谱》征集:金代钱币 - 征集公告 - 文博论坛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3282&extra=page=1 拉黑网址,点击打开,立刻进入。
百度词条: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天命通宝铜质为黄铜,铸有满文天命通宝和汉文天命通宝两种。铸行量不大,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小平大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大。这两种文字的天命通宝是同时铸造的,两种皆为小平钱。汉文天命通宝相对满文天命通宝而言铸行数量要少一些。满文相传钱文是由满文的创始人之一的额尔德尼书写的。满文天命通宝正面钱文为直读,读法顺序为先穿左、次穿右、再穿上、最后是穿下。读音依照顺序为“阿铺凯、福灵阿、汗、几哈。”汉语译为“天命大汗之钱”。(《古钱学纲要》)钱背无文字。相传当时女真(满族)人多不 用天命通宝钱,他们得到天命通宝后大多用来充当装饰品。后金军队打仗时一些八旗士兵常把天命通宝佩戴于佩戴于衣帽之上或袍襟之前,据说可以躲避挥火器、刀枪。以至后代铸钱时,分发给士兵佩带,直到顺治,康熙时仍有这种情况。汉文天命通宝面文是楷书汉字,为直读“天命通宝”。 钱文书法较差,钱背无文字。无论是满文天命通宝还是汉文天命通宝其铸造都是工艺相当恶劣、铜色赤暗这也和后金初建,百废待兴有关系。
我要用我的钱币说一下几个问题: 1、还是遗存的钱币少啊。不同的藏家就给出不同的结论。岁月流逝,古钱币残破,就说铸造工艺低劣。其实,我们的古钱币都有青春的时候。天命通宝铸造的是很精致的。我的满文样钱更为精致。
2、满文钱的读法并非奇特。是文字笔划太多,不得已的设计。你看看钱币文字。左天、右命,笔划太多了,所以这样安置。中国历代小钱币,笔画多的简化,就是因为地章太小。 3、天命通宝也有小平、折二、折五、乃至折十,五等钱制。我有小平、折二和折五。我把大钱放给大家看看。? 折二母钱大样,我共有十枚。你看浆色很美,北方旱坑。铜质精良,文字布局也很和谐?。字口、穿口深峻。
下边这一组是折五型大钱。直径38.5毫米。厚2.毫米。我共有五枚,放上三枚,看的细致一些。 ?正面。 ?背面。质量还是很好的。
下边这一组也不是小平钱。直径27毫米,应当属于折二钱。厚度1.3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