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

 小五zlsmeex53x 2017-08-04

 

 ● 双相心境发作和双相障碍通常是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进行诊断。

 

● 双相障碍患者可表现为躁狂,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双相障碍起病时的心境发作往往是重性抑郁。 

 

● 躁狂和双相重性抑郁常伴有精神病性特征,如妄想(执着于错误想法)和幻觉(虚假的感官知觉)。根据定义,轻躁狂患者不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 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至少存在一种精神性共病,常见的共病障碍包括:

· 焦虑障碍

· 物质使用障碍

·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

· 进食障碍

· 间歇性暴发型障碍

· 人格障碍

 

● 双相障碍患者共病一般躯体疾病的风险增加。 

 

● 多项利用标准化检测的研究证实,双相障碍患者在无症状期和心境发作期均出现神经认知功能受损,受损功能包括:注意力、言语记忆、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 

 

● 大约10%-15%的双相障碍患者死于自杀,该比例高于一般人群。患者自杀身亡的危险因素包括无望感和自杀未遂史。 

 

● 双相障碍患者常企图自杀,相关因素包括从未结婚(单身)、身体或性虐待史、双相障碍发病年龄早(如<25岁)、抑郁症状、混合状态、逐渐加重的抑郁和躁狂发作、共病精神障碍,以及自杀死亡家族史。 

 

● 双相障碍患者比普通人群似乎更常见暴力行为,但此风险至少部分是缘于共病(如物质使用障碍)。此外,与其他精神障碍相比,攻击性行为可能更常见于双相障碍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