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是一片怎么样的土地?

 公司总裁 2017-08-04


第一章  文明伊始

第二节  印度是一片怎么样的土地?


“人民的意志啊,胜利全属于你,全印度命运的主人。

从旁遮普、信德、古吉拉特、马拉塔,到达罗毗荼、奥里萨和孟加拉。

你的名字回荡在喜马拉雅和温迪亚山脉间,交织于恒河、亚穆纳河。

印度洋的波浪,为你久久咏唱。”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为印度国歌所作的歌词,他将一腔爱国之情深深蕴藉在了对祖国名山大川的歌颂之中。


在这一节中,我们就来看看印度次大陆的地理环境



泰戈尔与印度国歌


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都会受到其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


南亚次大陆在地理上自成一体,北依“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广阔的印度洋,东西两侧皆有高山阻隔。这些天然的地理屏障也许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印度文明可以传承数千年而不断绝。



印度次大陆幅员辽阔,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与目前欧盟的面积相仿。


趣闻:印度人的圣山在中国境内


古希腊人认为,神灵居住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上。也许是血缘相近的原因,印度人(准确地说,是在印度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雅利安人)同样认为神灵的住所远在高不可攀的山峰之上。


印度人的圣山“吉罗娑”(Kailasa)现位于中国西藏境内,藏人称之为冈仁波齐。在印度神话中,吉罗娑是湿婆大神和其妻子雪山神女的居所,是天堂的代名词。


此山海拔6721米(比奥林匹斯山高了一倍有余),壮丽陡峭,至今仍无人登顶。


圣山“吉罗娑”,即冈仁波齐峰


印度次大陆内部分布着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既有喜马拉雅山坡的皑皑白雪,也有拉吉普特荒漠的莽莽黄沙;既有德干高原巨岩叠生的贫瘠干燥,也有孟加拉和喀拉拉等热带地区的湿润富饶。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语言文化、性格习俗各不相同的多个民族。五千年以来,这个历史舞台上演了一幕幕争斗、融合、分裂、统一的大戏,展现了一个灿烂文明的兴衰离合。



印度西海岸喀拉拉地区的水稻田


具体来说,从北到南,次大陆可大致分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原与南部半岛三个区域


喜马拉雅山脉上的雪水消融,向南流下汇聚成河流,在次大陆北部形成了印度-恒河大平原。此处沃野万里、横贯东西,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因此,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这里都是次大陆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次大陆北部的印度河-恒河大平原


大平原之南则矗立着次大陆上最重要的山脉——温迪亚山脉,它是南、北印度的分界线。往南便是印度中部——崎岖贫瘠的德干高原


数百米的海拔虽不算太高,但高原上的土地明显不如大平原肥沃,耕种起来更需要勤劳肯干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因此,这一带的居民自古以刚毅坚忍但不善言辞著称。而历史上在德干高原上兴起的王国,也大多长于军事、富有侵略性。


另外,此处的山林岩泉也是僧侣最为心仪的避世之所,他们在阿旃陀(Ajanta)等地开凿了美轮美奂的石窟、寺庙,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壁画和造像。


景观: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位于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邦。


此石窟修建在山区陡峭的悬崖上,大约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曾是古印度佛教僧侣隐居、修行与讲学之所。石窟内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世界佛教艺术里的经典。


阿旃陀石窟中的早期佛教寺庙遗址。这是一个寺庙(chaitya),在大厅尽头处有一座佛塔(stupa)。



观音菩萨(Padmapani,意为持莲花者)壁画像


次大陆的最南端则是一个探入印度洋的半岛,其东、西海岸是人烟稠密的沿海平原,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这里与次大陆中心地带的恒河大平原相距数千里,山长水远,即使是最强大的北部帝国也没有征服过这一区域。


因此,这里的语言文化与北印有很大差异。时至今日,生活在半岛印度的居民甚至仍然对北印度的文化渗透抱有抗拒心理。



次大陆最南端的科摩林角(Kanyakumari)。在海边的小岛上,伫立着诗人哲学家泰鲁瓦卢瓦(Thiruvalluvar)的雕像


在这片次大陆上,炎热几乎无处不在。四、五、六月,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


有人打趣地说,之所以印度会发展出瑜伽与冥想,就是因为天气太热。所以修行者静坐沉思,调理气息,从而减缓身体的代谢速度,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也许这种推断只是玩笑话,但夏天滚烫的热浪确实不可小觑。在印度,防止中暑可是一件性命攸关的大事。

 

相比之下,季风则是次大陆人民最欢迎的客人,因为它会带来充沛的降雨和相对凉爽的天气。每年七月到九月,西南方向吹来的季风首先在西海岸登陆,然后扫过大部分地区。所到之处,当地人会以最热情的歌舞来迎接。


而且,印度的农业十分依赖季风所带来的雨水,季风到来时间的早晚,以及带来空气的湿润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当年的收成。


另外,季风过后的几个月,气候怡人,很适合游玩。一些印度最重要的节日,如排灯节、大壶节,都是在这几个月份。


文化:排灯节


排灯节(Diwali),也称光明节或万灯节,于每年印度历八月(天蝎宫)里(即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行。


排灯节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庆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以智慧改变无知”。


为了迎接排灯节,印度的家家户户都会点亮蜡烛或油灯,因为它们象征着光明、繁荣和幸福。


排灯节


如果没有季风,次大陆大部分地区都会变成干热的沙漠。是季风令人类定居成为可能。其实早在约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次大陆上生活了。


印度中部的一些山洞里藏着远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山洞里的岩画显示,当时的居民已经掌握了火的使用,通过采集瓜果和狩猎动物维持生活。


他们往往几十个人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享食物,过着群居生活。他们是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印度人”。



印度中部比莫贝特卡石窟(Bhimbetka rock shelters)中的岩画,展示了一次集体舞蹈的场面。


不过,这些生活在山洞里的社会尚不具备文明的主要特征,如农业、文字与城镇。他们与曾生活在中国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类似,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中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


印度文明史的正式开启,还需等到新一批居民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