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幸运的状元,因为名字太吉利,被乾隆点为状元!

 1先 2017-08-04

全网资讯08-03 12:24
科举制度自产生到结束,从唐至清,共产生638个状元 武状元185名。其中,第一个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
在这些状元中,幸运者很多,但若论其中最幸运的有很多,比如清末的张謇、刘春霖,一个因为考试排名好,一个因为名字起的好。但这两个状元,都是在王朝末期,被评点状元,有些马虎,所以谈不上最幸运。
要说最幸运的状元,那么必然是胡长龄莫属。此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魁天下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其实,胡长龄殿试成绩很一般,只考了个第十名,算不上最好,但偏偏乾隆最后一眼看中,点了他做状元。他是怎么被点为状元的呢?

乾隆自认为是完美皇帝
如果要评出史上最自恋的皇帝,那么非乾隆莫属,有二个词可以完美表达他的这种自恋:“十全老人”、“十全武功”!
在乾隆70岁的时候,乾隆翻遍历史,和历史上超过70岁的皇帝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是:他才是最完美的一个。
有人说,活的久不代表功劳大呀!但在乾隆看来,圣明的君主,都是活的长久,只有活的长,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乾隆非常鄙视崇祯的自杀行为,自豪于自己长寿。

胡长龄,胡人乃长龄也
1789年,胡长龄殿试后按成绩名次本来排在第十名,主考官将卷子“进呈御览”。当时,乾隆79岁,非常自得。
乾隆一看胡长龄的名字,不禁欣喜异常,说“胡人乃长龄呀”,正合乾隆这个“胡人”乞求长命百岁的心境。
于是,乾隆为借这个名字图吉祥,龙心大悦,就把胡长龄提拔为第一,点胡长龄为新科状元。当时文人有笔记称之为《胡长龄以名得大魁》。

后记
坦率的说,清朝在科举上,显得比较“任性”,最典型的还有两位:
(1)张謇因考了第六十位,慈禧六十大寿,于是就点了他为状元。
(2)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本来是第二名,但因为第一名朱汝珍的是广东人,当时革命党闹事,加上又姓朱,所以慈禧就点了刘春霖做状元,刘春霖是河北人,名字很吉利,普降甘露之意。
对于文化,清朝看起来很重视,其实一点也不重视。重视是因为要笼络读书人,不重视是因为只需要读书人做奴才,做高级干事员就行了,如果读书人不安本分,像明朝时那样有话语权,清朝皇帝还怎么“神话”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