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孩子要自己带大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8-04



01


自从上幼儿园之后,一直是我们自己带孩子。暑假期间,孩子放假,我们俩都上班,又不能请假,只好轮流带孩子去公司。我带他去办公室,他在一边玩,我上班干活。

 

我总认为孩子得自己带。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听很多大人说,孩子什么都不懂,谁带都一样,反正长大了他会养爹妈就是。


后来,流行年轻人出来打工,孩子给老人带,村里慢慢多了很多留守儿童,爸妈在外打工,孩子一年才见一次父母。老人一般就是让孩子有饭吃,有地方睡,冻不着就是,很少问孩子需要什么。

 

村里人中间流行这么一句话:孩子嘛,长大就好了。树大自然直。

 

以前我也觉得没什么,反正孩子,都是吃饭长大,懂事的自然会懂。等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才发现这是一种谬论。孩子是可以自己长大,但有无父母陪伴的孩子,差别会很大。

 

我一个朋友,父母从小就没怎么管他,奶奶把他带大,现在他成家了,和父母关系很生疏。

 

他说,在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带我,有的时候,想回忆下和父母有过什么样温馨的场面,都很难回忆起来。


现在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只有过年象征性的问一下要不要回家一起过年,父母当然希望他会去过年,但那种生疏感,后来怎么热情也弥补不了。


 

02


为什么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能替代父母自己带?

 

一位同事,最近还是决定把她婆婆送回老家,自己带孩子。有老人帮忙是轻松很多,但她同样发现了很多问题:


譬如孩子看电视,奶奶只要求孩子听话懂事能吃饭,每次从幼儿园接回家,就是开着电视给孩子看,那样孩子不用到处走动,她也不用跟着跑,自然省事很多。

 

还有同事发现孩子突然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后来她了解到,每次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奶奶总是过度保护,看着孙子受一点点委屈就去骂其他孩子。

 

当然也有带孩子很好的爷爷奶奶,只是一旦遇上这种问题,父母就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不想让孩子身上有太多你不可接受的缺点,那就得自己带。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大多曾是祖父母辈的‘最爱’。而关于为什么祖父母的疼爱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这种所谓的‘最爱’要么意味着无原则的溺爱纵容,要么经常挑起孩子间的相互竞争或妒忌。

 

对于很多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带着,等孩子上学才接回来,或者干脆就让孩子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父母,我很难理解。


我们总以为孩子是没有记忆,也没有辨别的能力,最麻烦的那几年,让他自然成长,等他长大了,懂事一点,好带一点了,才带到身边来,好像那样孩子就懂事了一样。

 

就像你随意种下一棵树,平时不浇水也不施肥,过个几年你就等着它能长成参天大树,怎么会呢?

 

想想我们身边多少人会是这样的啊。每次回家看到那些留守儿童,都感觉那是一种童年的缺失,成长的缺失。很多东西可能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



03


今天想推荐一本书——奥地利学家阿德勒写的《儿童人格教育》。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最有名的是那本《自卑与超越》,而这本专门谈儿童心理的书籍,从很多角度解读了,为什么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

我们总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但阿德勒说:


  • 如果我们放心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如果每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两万年的时间,而恰好他们的生存环境足够好,那么他们或许能够最终适应现代文明,能够适应现代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很显然,人生短暂,一个人生存的时间及生存环境都不能如假设般美好,所以儿童的成长必须有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

 

我们总以为孩子没有记忆,特别是23岁的时候,但阿德勒认为,孩子在这个时间已经有了完整的人格。


  • 在人2岁或者3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要追求的优越感。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与其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息息相关。要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形成现在的人格,可从他的童年经历中窥知一二。


因此,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成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对人生的态度,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


但儿童自身却没有办法主动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作为家长,需要这一时期引导孩子,解除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

 

我们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断给孩子灌输雄心壮志,阿德勒说:


  • 在现今社会,人们更在意那些所谓的表面成就,而不看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的教育。我们应该明白,没有经历过就轻易获得的成功是很容易失去的。所以,训练孩子拥有野心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而培养孩子勇敢、坚韧和充满自信才是最为重要的。

 

我们会感叹一个人突然变好或者变坏,之前没有什么苗头,但阿德勒说:


  • 在时间的进程中,人格是连续的,而不会有跳跃式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方式总是与其过去所表现出的性格是相适应的。儿童所经历和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藏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儿童人格的统一性。

 

当你觉得一个孩子无可救药,让你头疼的时候,希望能够读读阿德勒这段话:


  •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再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者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个体心理学认为正确的观点是,要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和自信,教导他们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我们可以征服的,以此激发他们的精神能力。虽然一份耕耘,未必就一定会有一份收获。


阿德勒这本书,说了这么多儿童人格教育,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你自己带孩子,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去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任由他自由的成长


 

04


孩子和父母的缘分,用龙应台的话来说,是一场目送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做父母的只能在他背影走远之前,他还需要你,黏着你的时候享受带孩子的乐趣。所以,有了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大,要不你只是完成了生育的功能,并没有承担养育的责任

 

如果没有自己带大孩子,没有和孩子之间温馨的回忆,那怎么算是做过父母呢?

 

和孩子之间的爱就是靠时间去制造记忆。某一天孩子长大了,离开你了,而你的人生没有和孩子玩耍的片段,会不会遗憾?

 

龙应台在另外一本《孩子你慢慢来》的书里写道:


“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


是啊,如果记得儿时甜蜜的时光,就不会害怕目送,也不用担心他长大是远走高飞还是留在你的城市,因为在父母和孩子这一场缘分之间,你并没有缺席。

 

某次和孩子聊天,他突然说了一句,爸爸,我中毒了。我说,啊,儿子怎么了。他说,爸爸,我吓你的,我是中了爱你的毒!

 

我每次出差,他都会视频聊天,电话一定是他打过来;他始终把“我爱你爸爸,我每天都很想你”挂在嘴边;很多次,他和妈妈出去买东西吃,都一定要给爸爸也拿一份……


这样的时刻让我知道,自己带大孩子的成就感在那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