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胃癌的内镜筛查和诊断 ── 会议纪要2

 oO田园牧歌 2017-08-04


 

 2016820日于古城西安举办的2016年卫才第二届GIVE论坛──“同源·共”上,几位中日内镜专家对早期胃癌专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分别介绍了对早期胃癌诊治的观点。

 日本川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内镜专家镰田智有教授,介绍了日本当前早期胃癌的内镜筛查和诊断工作的现状。

 镰田教授认为理想的操作前准备:1)正确的内镜检查前准备应该包括去除粘液。操作前10分钟,让患者服用含有粘液溶解剂和去泡剂的混合溶液(100ml+链酶蛋白酶+碳酸氢钠);2)通过在内镜操作过程中直接冲洗以去除胃壁表面的粘液。

 内镜操作避免盲点、系统化的胃粘膜筛查标准流程包括:1) 通过注气对胃壁进行扩张;2) 使用水和消泡剂对胃粘膜上的粘液和泡沫进行冲洗;(3) 对全部胃粘膜进行精查。

 精查中可能存在癌变的内镜下特征包括:1)表面不规则;2)颜色改变;3)血管缺失;4自发出血。有发展为胃早癌风险的病变包括:1)粘膜萎缩;2)肠上皮化生;3)结节状;4)皱襞粗大。

 内镜下萎缩可以通过血管形态和皱襞萎缩来进行诊断。亮蓝脊(LightB lue Crest, LBC)定义为粘膜上皮表面/沟回顶部的蓝白色细线,LBC高度提示肠上皮化生。靛胭脂喷洒有助于明确不规则病变的界限。镰田教授认为病变周围背景粘膜的观察对诊断很重要,对于伴有严重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尤其要仔细观察。

VS系统公认用于癌性和非癌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早期胃癌的国内标准为符合以下两条之一:①不规则黏膜表面微结构(MS伴有分界线;②不规则粘膜微血管(MV结构伴有分界线。

镰田教授谈到,一种HP相关的特殊类型的胃炎──结节性胃炎,有报道指出与青年人的弥漫型胃癌强相关。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胃底腺型胃癌(主细胞为主型)内镜下表现为:1)粘膜下肿物;2)颜色泛白;3)血管扩张;4)不伴有萎缩性病变(Hp阴性)。

最后镰田教授总结了早期胃癌的内镜下特征:(1)传统白光成像1)颜色:发红、褪色;2)表面和边界:不规则;3)形态:隆起型或凹陷型;易出血、血管缺失等。(2)染料染色(靛胭脂):可突出显示病变及范围。(3) NBI-放大内镜:明晰的分界线、不规则的微血管、不规则的表面微结构(MV/MS)。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李闻教授强调了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指出HP感染加重胃粘膜炎症,进一步引起萎缩、肠化,而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京都共识推荐,OLGA(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或OLGIM(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系统有助于胃炎癌变危险的风险管理。

分别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和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两位消化内镜专家,携同自己医院的病理科医生,进行了精彩的胃早癌内镜诊断病例读片。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病理学来检验,本环节强调了早癌的诊治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病理科医生的参与。在早癌读片中,内镜专家展示了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的规范流程:首先,根据内镜下表现作出病变性质(癌/非癌)的初步判断,进一步评估分化类型(分化/未分化),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和深度(粘膜内、粘膜下还是更深)。对于ESD切除术后病理的规范描述应包括以下要点:病变位置、大小、大体形态观察、组织病理类型、性质及分期,病变累及深度、有无脉管内侵犯、粘膜组织内有无溃疡及瘢痕性病变、水平及垂直切缘有无癌残留,周围粘膜病理组织类型、以及特殊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等。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中,针对参会者提出的放大染色内镜诊断可否取代病理诊断的问题,镰田教授和中国消化专家均认为内镜下诊断最终需要病理结果来证实,只可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取代病理诊断。对于可疑早癌的病变,镰田教授认为可进行诊断性ESD,切除后将病变组织完整送检。而ESD术前的粘膜活检可能会造成病变组织的粘连和纤维化,而影响后续的ESD治疗。中日专家肯定了参会者提出的根除HP可预防或降低胃癌的发生的问题。另外对于镰田教授介绍的曾实施ESD术治疗一例胃窦部<>的浅表平坦型病变(术前活检病理证实为印戒细胞癌),参会者提出疑问,如印戒细胞癌等类型的高度恶性肿瘤,是否为ESD的适应症?镰田教授解释在ESD切除后完整粘膜组织的病理结果提示无脉管内侵犯、无水平及垂直切缘癌的残留,目前该患者仍在密切随访中。

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是中国消化内镜大师李兆申教授对消化道早癌诊治工作的极大肯定。最后,与会的中日消化内镜专家与消化界同道共勉:让我们一起发现胃早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