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灯”何解(陈曾杰)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7-08-05

唐朱庆余七绝名作《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见选《唐诗三百首》,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试问:“洞房昨夜停红烛”的“停”字是什么意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

有释云:“停红烛,谓熄烛。”通行本注:“停,停放。”《汉语大词典》[]义④停放,引白居易诗“是我停灯服药时”,看来也是作停放解。也有人解释说:“停烛、停灯,均使动用法,意为‘使灯烛停住不熄灭’。现代汉语说‘亮着灯’。”这些训注或望文生义,或增字解经,或错误,或勉强,都不可取。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朱金城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过一篇短文,题《“停灯”新解》。大略说:“停”释作“停留,不吹灭”或“停放”“放置着”等,据“停”的字义来推断,不免牵强。任二北《敦煌曲初探》谓“停有两两对称之意。‘停烛焚香告天地’‘洞房昨夜停新烛’。”亦难通。停灯或停烛,即点灯、点烛。并举白居易《岁暮长夜病中灯下》“当君秉烛衔杯夜,是我停灯服药时”、《衰病》“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为证。

此解直截了当,颇惬人意,宜可采取。拙著《唐人律诗笺注集评》即据此而推演之,张籍《宿江店》“停灯待贾客,卖酒与渔家”注:“停灯,犹言点灯,唐人口语。王建《惜欢》诗:‘岁去停灯守,花开把火看。’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停’字义同,或作‘停放’解,失当。”(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40页)

“停”字这种用法,除上引诸句外,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书例广而证之。单用如宋文同《织妇怨》:“连宵停火烛,当须了租赋。”(《丹渊集》卷三)连夜赶织,以付租税,当然不会是熄灯灭烛的了。[停灯]如:北齐刘昼《刘子·想惜时》:夫停灯于缸,先非后,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四库全书本卷十)杰按:缸,灯盏。据此例,唐之前南北朝时已有“点燃”之义。

明陶宗仪《说郛》卷七十下引尚宫《女论语·事夫章第七》:夫若出外,借问途程。黄昏未返,瞻望思寻。停灯温饭,等候敲门。莫学懒妇,未晚先眠。(《说郛三种》本)

唐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三六:每夜停灯熨御衣,银薫笼底火霏霏。(《王司马集》卷八)

唐白居易《酬别微之(临都驿醉后作)》:醉收杯杓停灯语,寒展衾对枕眠。(《白氏长庆集》卷二八)

宋刘筠《泪》:寒梅带雨飘离席,尺素停灯作报章。(《西昆酬唱集》卷上)

宋王禹《赠朱严》: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小畜集》卷十)

宋黄庭坚《古乐府白四时歌》之二:络纬惊秋鸣唧唧,美人停灯中夜织。(《山谷集》外集卷十二。停,一作张)

明萧士玮《客愁》:停灯沽浊酒,屈指数游程。(《明诗综》卷七一)

诸例词义甚明,不烦辞费。很明显,“停灯”是动宾结构,不是使动用法。“停”之点燃义,虽与其本义难以系联,但是,通过排比实例归纳提炼词义,是训诂学的常用方法,也是辞书释义的准则,有这么众多的书例可以确凿证明,毋庸置疑。

唐人如张籍、王建、白居易都是善用口语入诗的名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在当时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而且对后人影响广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