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邂逅中医

 正安文化深圳 2017-08-05


引语

中医理念最核心的东西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即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学说是古人认识世界,描述世界的方法。但现代人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阴阳观察世界、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计算机的世界,以”0/1”为基础,其实就是阴阳的运用。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是《中医一年通》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听听深圳六期学员殷云的学习故事,看她是如何理解阴阳并融入现实生活中感悟。


(下文内容仅为学员个人交流分享)


中医初识之砰然心动

  “你哪有什么病啊!”深圳北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看完我的脑部核磁共振后,笑眯眯地对我说。很清楚记得那是2014年元月27日。但,我的头依旧胀痛,同年2月,在阳朔的一家破旧不堪的中医小店,医生在手、脚和头扎了半小时针灸后,奇迹般的当时就神清气爽了。“气滞”是中医师的诊断,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中医之妙。中医擅长治疗的就是这种有症状但还没器质性病变的状况。

 

 旅居深圳20多年,刚到时,见到广东中年女性多半饮食禁忌多多,“热气、上火”像口头禅,给我不太健康的印象。近十年来,我却成为这不太健康中的一员,先从戒辣椒开始,逐渐发展到连胡椒都不能吃了,身体慢慢地处于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的状态,经常上火,一上火就自作聪明地降火,身体越来越寒,慢慢形成阳虚阳浮、气滞的亚健康状态,想起那段真是苦不堪言。



中医结缘之执子之手

幸运地通过朋友推荐,上了正安潘毅教授的一年通中医课,知道了同样是上火,有阴虚或阳浮导致,治疗方向完全不同,所谓同病不同治,道理和寒感冒与热感冒不同治疗一样。学了中医的阴阳平衡,不但可在身体里运用,还可用在管理和生活事物中。打开了阴阳学说之门,好似打开了众妙之门!

 

针对我神疲乏力的阳虚症状及其它兼证,潘毅教授的解决思路是补阳的同时还要潜阳,把浮上去的阳气拉下来。一周后家人吃惊地看我居然敢吃油炸食物,吃什么都不上火了!这可是多年不见的光景。

 

这么快见效是用了附子这味“回阳第一药”,一种草药,而不是传统认知中只有稀有动物才有补阳功效,其最佳产地是少有阳光普照的四川。造物主在关一扇门的同时会另外开一扇门的,犹如缺氧的西藏,盛产补气良药藏红花。中药是造物主开给人类的药方,西药是人类自己开的药方。

 

中医课堂,老师经常讲“气”,气是个玄妙的概念,无形可见但不断运动,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和风、电波、磁场一样。因为无形,很多人不认可“气”,只有那些相信气之人,体会得到“气”的存在。“气功”就是能自如运用身体“气”之人。

 

我还未能感觉并运用到自身之气,但相信它的存在,这需要长久的专注练习后才能达到的境界。但我能感觉到大气场的存在,比如葛仙山的仙气,孔林孟林里的浩然正气。集中意念就会有“气”。

 

孔圣人有“沽酒、市脯,不食”,即不吃买来的酒和肉干;朱熹认为这是出于饮食卫生的考虑。说明孔子是有“气”感之人,朱熹显然不是美食家。


农家乐吃饭,店主拿出“这是酿给自家人喝的酒”来表示珍贵与不同。腊肉、咸肉如果是以售卖为目的,一定不如家里做的得气。食物有“气”,有年头的物品带有“气”,凝聚了大量心血的现代作品也有“气”。



中医初窥之与子偕老

“我想做华佗的姐姐”!每当被问为什么学中医时,我就会叙述一遍华佗的大哥医术最高明,能在人还没有病状时就察觉并预防;二哥医术次之,在稍有病状时就能认准病因并治疗;华佗则是在病已发展严重时才医治,因而名声最大。现代人如身边没有学过中医的亲人或朋友善意的提醒,只能请华佗治病。而我想做的,就是有一天也能当华佗的姐姐——“上工治未病”。

 

建立在汉文化基础上的中医,根据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来辨证论治,有着理论上高出西医一个台阶的整体观和个性化。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方法,让不明之人无法理解,理解的人无不感恩遇见中医。

 

具备战略、前瞻眼光的商人才能取得商业成功;在健康问题上,智慧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有时她并不存在于肤浅的表象之上,需要体验才能感觉到她的存在,她是智慧、神秘而深奥的,有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用老子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之心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中医一年通》六期学员 殷云

关于作者:从事金融行业的她,却深深地热爱着传统文化。常年居住在深圳和阳朔,在山水之间感悟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