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清酒,知冷暖|清酒日常

 卷有古风 2017-08-05

MIAU FOOD&DRINK

最近,北方的气温是一降再降,5号天津市已经开始供暖了,据说今年将是一个极寒的冬天。这样的天气,很多饮家都想来杯温酒,所以来问猫叔关于温酒的问题也多了起来。哪些类型的清酒适合热?哪些适合冰?热要热到什么程度?....

好吧,那就写一篇「清酒温度指南」供小伙伴们参考吧!

喝酒为啥还要关心温度?

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冰镇啤酒最爽口。喝葡萄酒的人更是讲究「适饮温度」这个概念,不同的葡萄品种要配合相应的饮用温度。一般地,红葡萄酒最佳饮用温度为15℃-18℃,高于白葡萄酒的适饮温度8℃-12℃。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口感、风味发挥到最佳。

同样属于发酵酒的清酒,与啤酒、葡萄酒相比,适饮温度跨度极大,从5℃~55℃都可以找到美味的体验。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每款清酒都能想热就热、想冷就冷,那这里又有什么门道?

先看下面一张图,简单说明了清酒在冷与热时,其风味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本清酒有五种主味,包括“甘,酸,辛,苦,涩”。人的味蕾对各种味道的感知会受到入口温度的影响。比方说,在凉的情况下,味蕾对甜味的感觉是十分迟钝的。随着温度的上升,甜味会越来越明显,而当温度接近人体体温37度的时候,舌头感受到的甘味会达到一个高峰。即使温度在这个基础上再升高,甜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而苦味则相反,但温度达到37度以上,苦味几乎是品尝不到的。同苦味相似的是涩味,温度越高,涩味也就越不明显。

酸味的强弱并不太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其风味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苹果酸丰富的清酒就比较适合冷着喝,这样才会充分品尝到苹果酸的爽口感。而若是乳酸多的清酒就反而适合热着喝,冷着喝的话入口会有刺刺的感觉,若是加热,乳酸的味道会变的温和柔顺。

007系列之《雷霆谷》,其中有一幕,服务生给了邦德一杯清酒,而不是他一贯喜欢的干伏特加马提尼。当他优雅地接过酒杯时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并且还说他喜欢这种日本美酒,而且酒温恰到好处 -- 摄氏37度(华氏98.4度 = 36.8888889度)

这回知道了吧!37这个温度“邦德”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侧面体现了特工对细节的注重。

热饮清酒

近几年,随着冰喝清酒的逐渐盛行,加之一些不懂装懂的人跟着忽悠,很多国人认为拿来烫酒的都是便宜酒,甚至认为喝热酒很LOW,持这种看法的人未免有些狭隘(见识短)。便宜的普通酒都可以加热喝,确实没错(不懂普通酒与优质清酒的区别?查看->清酒的等级)。但是,很多优质清酒,拿来热饮或温饮,也都可以释放出其独特的风味。

清酒加热后,增加了香气的活性化,酒中的氨基酸成分可使酒体愈加饱和,酒中的酒精成分也天然的转为较刺激,更有辛口的感觉。

基本上,本酿造和纯米酒饮用温度是非常广泛的,从5℃~55℃各有特色。大多数本酿造和辛口型的纯米酒,除了冰饮外,加热到45℃「上燗」以上,都可以提高辛口度和香气。建议不要加热超过55℃,这样会激发酒精味。

▲很多清酒厂家都有在背标上标注有推荐的饮用温度,在选择时可以特别关注。(此标为:黑松白鹿 山田锦 特别本酿造)

温酒最佳温度 - 40℃

40℃「温燗」是温酒最适合的温度带,有着明显米麴香气的纯米酒,在此温度下饮用,后味绵长,余韵都很漂亮。

吟醸酒不能热饮吗?当然也不绝对,常常被冷喝的纯米吟醸,用30℃「日向燗」来品饮,常常有意外的口感,温暖的温度使酒体变得更加顺滑。

▲拿这款梅乃宿的红梅来说,虽然是纯米吟醸级别,但其风味是偏传统的,也就是偏米香,味道中会有日本人所说的“旨味 UMAMI”(其实就是氨基酸的味道)。我个人喜欢常温(25℃左右),特别是配牛肉、清淡起司之类的偏西餐的烹饪方式做出的料理。

冷饮清酒

▲同样是黑松白鹿的山田锦,在5℃~10℃时,一口喝下去就想清冽的山泉在口齿中流过,留下淡淡的甘甜。很多第一次喝的朋友告诉我,酒一入口就有吃生鱼片的冲动,你看这餐酒搭配的感觉就自然的冒出来了。

冰饮清酒是最方便的品饮方法,大部分的酒款都在低温下都能感觉爽口,但是要注意太冷也是不合适的。低于5℃「雪冷」,芬芳的香气就很难被品尝到,苦味、涩味更佳的突出。

除非遇到无过滤生原酒、初榨新酒、气泡清酒时,以5℃「雪冷」的溫度品饮都會很順口。

10℃「花冷」~ 15℃「涼冷」,非常适合品饮大吟釀酒及吟釀酒,使其果香发挥得很好。

純米大吟釀可尝试在15℃「涼冷」及20℃  常溫兩種溫度帶品飲;在不要太冰的狀態下,香氣及中味的表現上會比較好。、


20℃最品饮 纯米大吟醸

很多人喜欢冰饮纯米大吟醸,在以往的品酒会上,也试着带大家在15℃「涼冷」喝20℃常温品尝纯米大吟醸,多数是认为15℃下口味最好。

纯米大吟醸,有着各种丰富的香气,温度太低会影响其释放,所以20℃的状态会让香气柔和,酒体轻盈柔软。通常日本全国新酒品鉴会时,就以此温度作为标准评比。

了解了温度与清酒香气、温度变化的关系,在品饮是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冷热自由,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饮用温度,这个何必跟风呢?

最后,附上霓虹金对酒温的称呼:



我就写到这,剩下的靠你了!

文:醉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