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龙山》一个美丽的传说

 李哥vq7zg533mp 2017-08-05

《奔龙山》是株洲市"神农公园"中一座秀丽苍翠的丘陵山岭,紧邻水浪涛涛、奔流不息的湘江河。七月盛夏,登上"奔龙山"顶游览,孩童时的记忆,又一幕幕地湧现在脑海之中。

六十多年前,我家老屋就坐落在美丽的"奔龙山"下,依山傍水,树林环绕,一座居住着数十人的大屋场,有我的伯伯、叔叔家,还有舅舅、姨妈家。堂、表兄弟姊妹们从小一起玩耍,常好登山追逐、爬树摘果,也喜在草丛中躲迷藏,在池塘边钓鱼戏水。1955,因公园建设,老屋被征收拆迁。

从我记事起,每天就不时听到屋旁山上石头滚下山,掉落在湘江河l水中发出的"嘣隆"声,到了晚上这声音更是大得吓人。很久以来,当地的人们就习惯地称此山叫做"嘣隆山"。

"嘣隆山"西邻湘江,由于长年累月的河水冲刷,山石塌落,山的西侧变得悬涯峭壁,远远望去,就像用斧头劈过一样。1963年,我与舅舅、哥哥及表弟在湘江河边拍下的一张照片,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山水风貌。

听父辈人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只黄袍怪来到此处兴风作乱,残害百姓,扰得民不聊生;一日,突然湘江河水大浪滔天,"嘣隆山"山磞石裂,一条青龙从裂缝中腾飞奔出,与黄袍怪大战了几天几夜,只杀得天昏地暗、飞砂走石;最终青龙将黄袍怪降伏,世间又恢复了宁静、祥和。


1938年,抗战时期,南京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向后方迁移,选定在株州市贺家土地域建立新厂,南京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不但在贺家土修建厂房、道路,还在湘江河边修建了码头,在"嘣隆山"山上修建了水塔;后因战乱建厂停工;已修建起来的"永利水塔"曾成为株洲市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有当地居民形象地将此山叫做"水塔山"。

"永利水塔"呈圆柱型,高约30来米,外围直经约6米左右,塔身是由红砖砌成的厚墙,塔内有一米多宽的旋转楼梯直通塔内最高层;要到塔顶,还需要从塔身外通过圆钢扶梯攀登上去,这段距离大约有7~8米高,整个身体悬空,靠手脚交替攀爬,没有一点胆量还真不敢尝试;登上塔顶,整个株洲市区的景貌尽收眼底。

1969年,因战备的需要,"永利水塔"被炸毁。


以此山为主景的株洲公园于1953年筹建,1955年初步建成开园,1959年正式以城市名称命名为"株洲公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株洲市相继新建起其他公园,株洲公园需更换名称;1981年,公园管理处在全市公开征求公园名称,共征集到2000多个建议名称,因其"奔龙"的美丽传说,且"奔龙"与"嘣隆"谐音,将山名定为"奔龙山"确是绝妙的选择,最终将"株洲公园"更名为"奔龙公园"。

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南巡时,不幸误尝毒草身亡,葬於株洲炎陵县鹿原坡;为纪念炎帝神农氐的丰功伟绩,缅怀炎帝神农氏的恩德,1992年,株洲市在河西天元区修建了"炎帝广场",并在"奔龙山"顶原"永利水塔"旧址上建起了"神农阁"。

"神农阁"矗立在"奔龙山"首,卓然挺拔,华美壮覌,阁高52.5米,共分九层;第二层为"炎帝大殿";第三层是"中华寻根堂";第四层为"缘福殿";第五层为"道福殿";第六层为"释福殿";第七层为"儒福殿";第八层为"和福殿";第九层为"祈福殿";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和福文化的精粹。

1993年,"奔龙公园"再次正式更名为"神农公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奔龙山",你是湘江河畔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奔龙山",你是一部辞典,你的身上凝聚着枺洲人民精神和物质的丰厚成果;你见证了株洲从一个古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也记载着株洲为国家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还将书写株洲人民的理想和精神,经由湘江,穿过洞庭,流经长江,汇入大海,奔向世界,让中华民族之魂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