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了结部分赣锋锂业仓位,将成本做成负的,剩下的用利润奔跑。 今年还是比较幸运,抓到了赣锋这只上涨1.5倍的个股,做了两只涨幅超过50%的个股,年初到现在收益整体在80%了,远远超过我30%的目标。其实去年也抓到了翻倍股天赐和多氟多。当然,这些过程中也并非没有犯错,但是大的方向对了,细枝末节其实不必过于纠结。 我总是试着让自己跳出现在的局面去看问题,因为有时候就是这样,过于陷入现实,容易让自己迷失更大的方向,投资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就是把自己放在更大的局中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投资的大局观。 谈到大局观,很好理解,但是市场中的参与者,我敢说有99%都做不到,包括我在内。因为大局观是对更长远利益的思考,而人性决定了我们总是对眼前的利益更加注重,我们的决策更多会被眼前的事情所迷惑。比如,如果一只个股今天出了一个放量大阴线,我们会首先想到是不是有什么利空?主力出逃了?那么,你的内心就会驱使你去做规避短期风险的决策,或者是恐惧占据了主导让你做出错误判断。这个是人性决定的。殊不知,往往这种被动应对决策,事后看起来,大多数决策都是错误的。所以,有时候投资必须反人性,才能距离成功更近一些。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大局观?记得有个比喻,大局观就是站在月球上观察地球的地形。试想一下,如果你正站在月球上,望着眼前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此时有人问你北京的香山看起来高吗?喜马拉雅看起来高吗?显然不值一提。但是试想,如果你是在山脚下呢?显然又是高不可攀。投资也是这样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此,当你把眼光从股市的一分钟K线转成周K线、月K线、甚至是年K线的时候,你还会去问像这种“您如何看待今天的大阴线,以及这里会不会是短期顶部”这种可笑的问题吗?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具备这种能力,并且,这些人还会用短期的一个细小的正确判断去强化自己更关注细节,去嘲笑那些有远见但短期似乎被证明是错误的人。 近些年的转变,让我越来越关注K线之外的事情,这些变化,也让我的收益越来越稳定。不因为K线的波动影响判断,其实越是拉长周期思考问题,越是用更大的局思考问题,K线的作用越发显得渺小。作为一个投资者,作为一个非投机者,什么样的企业,才值得我们投资,什么样的竞争力才能脱颖而出,什么样的战略才能让企业持续增长,思考清楚这些,让投资回归投资本源,一切都迎刃而解。 说到底,投资的本质其实很简单:找到一个空间巨大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找到一家或几家好的公司,公司发展早期买入,坚守到他成长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在市场给他高估值时卖出,再去寻找下一个看好的领域,如此往返而已。 说了这么多,为何在这个地方获利了结部分赣锋,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 我的理解,一只个股的上涨路径,首先是价值驱动,我们在低估的时候买入,等待价值向上回归。我们以赣锋锂业为例,年初是低估,我们能看得到的三元电池的大方向,能看得到的RIM产能释放,能测算出业绩大幅增长,我们在低估时候潜伏,寂寞的等待,然后等待价值向上回归,终于,今年上涨1.5倍。目前的价值,已经体现在股价上了。我测算2017年净利润12-14亿元,对比2017年业绩估值已经达到35倍,说实话,如果当前还是分析价值就没意义了,因为后面的走势,价值驱动因素就变小了,不是主要因素。那么,主要因素就变成了板块合力、资金偏好、情绪溢价、事件驱动等等。后面这一段上涨是不是该做?当然应该,但是要学会用仓位平抑不确定性,要清楚,前面的钱才是能力范围内该赚的,后面的,就是运气。所以,一定不要把运气完全归结为实力,虽然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上面就是我减仓赣锋锂业的原因,因为确实感觉无法驾驭了,后面的驱动不是价值驱动,是我无法去把握的,近期也拿的无法淡定,这种感觉很熟悉,驱使我获利了结部分,剩下的,让利润奔跑。然后在周而复始的寻找和等待下一个目标。 投资,就是上图这么一个过程,漫长的等待贯穿始终(等待,是区分一个投资者境界高低的最重要量尺)。有时候,简单的几招,就足以战胜市场,让自己的投资从复杂回归简单,让自己的思维从复杂回归简单,拉长时间周期看,这种简单的坚持,会让你的投资变得不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