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者:什么是大局观?如何培养大局观?

 莫为天下先 2022-01-16

作为一名管理者,经常有人跟您讲“要有大局观”,要有全局思维。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局观?
大局观指的是从全局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常来说,拥有大局观的管理者擅长从公司整体和长远的角度思考、决策和开展工作,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而欠缺大局观的管理者处理事情时,常常会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只看眼前,不看长远”的错误。
更具体地讲,一个拥有大局观的管理者,做任何事情时应努力做到三个字:“多、长、根”。
 
一、做决策时提醒自己“多、长、根”
1、多
“多”指的是凡事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处理。
有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是四个盲人去摸一头大象。摸到大象身子的人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牙齿的人说大象像根棍子,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像根柱子,而摸到象尾的人说大象像一根粗绳子。
他们每个人各自说的都没有错,只是没有一个人能准确描述出大象的全貌。
原因何在?因为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的部分特征。
作为管理者,也要避免只凭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的经验,乱加猜测,乱下结论。单一的视角,常常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全面整体地看问题,从不同维度分析问题。
中层管理者,做决策时不能单从自己部门的角度出发,你要考虑你的决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比如,业务部门接收订单时不能只考虑业务方面的事,也需要考虑技术、生产的问题;生产部门,除了考虑生产问题外,也要考虑成本、安全等其他各方面的事。
部门间出现“部门墙”导致协作不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各个部门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能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
高层管理者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所做的决策将产生什么影响。顾客会怎样想,投资者会怎么看,员工们会有什么感受……要从各种利害关系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2、长
“长”指的是从长期的视角看待和处理问题,管理者做决策不能只顾眼前。
管理者作重大决策时,不能只考虑当前,还必须考虑这个决策将会给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
管理者做决策时目光一定要放得长远,有时候为了长远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
小米自成立起就主打“性价比”的理念。小米手机比起其他品牌手机,价格相对便宜。雷军甚至做出承诺,小米硬件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
很多人质疑小米这一决策的正确性。但是,多年以后,小米却交出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答卷:小米从低价手机切入市场,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小米生态链,包括扫地机器人、电视机、空气净化器、滤水器、电饭煲、智能穿戴设备等等。
小米手机主打的“性价比”理念,短期看降低了小米利润,但却为小米打造未来商业帝国铺平了道路。
长期视角需要管理者具有洞察力,能从层层迷雾中看清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瞬息万变,商机转瞬即逝。平板电脑火爆几年就成了夕阳产业,年轻人开始逛购物中心而不是百货商场,……;新冠疫情长期来看将对哪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Facebook为何改名Meta,全力进军元宇宙……等等。
作为管理者要时刻留心、分析趋势的变化,紧随时代的潮流。
 
3、根
“根”指的是管理者处理问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而要抓住问题的根本
管理者作决策时,不能仅看表象,而要从表象中抽出本质进行分析,从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找到根本解。
只有这样,解决问题时才能一针见血,不至于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泥淖。
处理问题时如果别人看到的是表象,而你能看到表象背后的本质,那么你的解决方案就能比别人高出一个层次。
企业业绩不好表面上看是个营销问题,但实际上原因可能出在产品上;公司员工士气不足,离职率高,表现上看是薪资问题,但问题的症结可能出在管理者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上。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求管理者能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规律,直指问题的真因。
 
二、如何提升管理者的大局观?
提升管理者的大局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站位,扩大视野
管理者站位要高,要学会站在上级和公司的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
管理者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看到的现象和问题是不一样的。
站在一楼和站在三十楼看风景,你的视野不一样,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
作为管理者,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一个团队、一个部门,而应站在公司的角度,以宏观的战略性眼光去看清企业管理的运作机制并发现问题。
管理者必须打破部门本位主义,以公司利益第一,为公司战略负责。
作为部门负责人,在公司托付给自己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应站在公司整体最优的立场。
 
2、集思广益,汇聚团队智慧
管理者要学会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各种有益意见。
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水平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多和跨部门的同僚聊天。
多和跨界、不同圈子的高手聊天。
对某件事不确定时,多听听不同同事、不同朋友的意见。
 
3、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管理者要想长期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获取成功,关键在于他能否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快更好的自主学习与进化能力。
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和思考,要时常总结、归纳。
管理者要主动走出去,多观察、多倾听、多询问。
管理者要遇事要多思考,尤其是学会深度思考,拥有“直达问题本质”的能力。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