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彤城=赤城:揭开“契之蕃”地理位置之迷

 沧桑胡杨2801 2017-08-06

        彤城氏,《郑通志·氏族略》云:“出于彤伯。周同姓之国。为成王宗伯。”《史记》云:“彤伯为成王宗伯。”《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还记载:“彤氏,出于彤伯。周之同姓国,为成王宗伯。”周朝封其姬姓后裔于彤城,后来,还有两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史记·魏世家》:“(惠王)二十一年,与秦会彤。”又《资治通鉴》周纪二:“秦、魏遇于彤。”胡三省注:“彤,周彤伯所封之国……其地当在汉京兆郑县境。” 一是周显王二十年(前349),秦、魏两国在彤会盟。另一事件,《史记》:“商君反,死彤地。”。商鞅车裂于此。周的诸侯彤国,战国时期秦灭彤国,置彤邑,辖于郑县(今陕西华县)。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四》:“彤城,在州西南周彤伯国。战国时,秦魏遇于彤。《史记》:商君反死彤地。即此。胡氏曰:在京兆郑县界”。由于周封国、秦设邑,得以使这一历史地名得以留传下来。

        彤国的地理位置,古今历史地理学家倒有较为一致的认定,即在陕西华县境内西南。但具体方位却众说不一,毕竟秦汉以下也两千多年了。有说在今赤水镇郭村,有说在瓜坡镇故城村,还有说在今高塘塬区。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高塘塬区的东阳乡发现了西周贵族墓群,专家推测,这批西周墓可能属于西周封国“彤国”的墓地。

        根据这一考古发现,周朝时的彤城,其具体位置大约在华县东阳乡一带,这一判断是基本可靠的。那么,夏朝以前的“彤城氏”也大约就在这一带。

        另一个问题是:夏代以前的彤城氏是谁?似乎还不清楚。《尚书·顾命》云:乃同召“彤伯”,孔颖达《正义》引王肃云:“彤,姒姓之国。”仅此一说,无法印证。另外,《史记·夏本记·索隐》曰:“周有彤伯,盖彤城氏之后。”这一说法更是错误,明明周朝的彤伯为周的姬姓后裔所分封,怎么成了“彤城氏之后”。夏朝以前的“彤城氏”是否“姒姓之国”?也仅王肃一说,尚无足够理由来确认。

        这一问题暂且搁置,后面再叙。再说一下“契之蕃”的“蕃”。

        《读史方舆纪要》曰“赤城在(华)州西。亦曰峦城。《水经注》:渭水又东经峦都城北。故潘邑,殷契所居也。《世本》曰:契居蕃。阚骃曰:蕃在郑西,即峦城也,俗名为赤城。”这些记载,说明契之“蕃”确实在赤水河附近,所误之处是均指今赤水镇一带。

        有娀氏,地盘在今灞桥区田王镇、洪庆镇到临潼区斜口镇一带。轩辕执政华夏国时,这一部落的首领叫“夔”,任华夏国的乐正。虽然势力没有轩辕大,但至少也派嫡系后裔参与了6500年前那场东海抢滩运动,也在华县南塬开辟了一块根据地,称作“蕃”,即所说的赤城或峦城。直到夏代,二层塬下的平原还是古东海,并不能居住,所以,前人所指的“郑西”赤城(即今赤水镇一带),并非“契之蕃”。“蕃”应在二层塬上。《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蓝田祭黄帝时路过这里,找到殷的后人,以续殷人祀。说明其位于古代交通线上。远古时的交通,一般从东边华县瓜坡镇一带登上二层塬,沿塬根西行,可见“契之蕃”应在赤水河上游的塬根一带。夏朝初,殷商之祖契还居住在这里,直到寒浞扩张时才被挤占,迫使契(后夔)举族东迁“砥石(三门峡一带)”,相土时回迁于商丘(寿丘),到王亥时,才重回“蕃”。

        华县南塬上,夏朝初期各诸侯方国分布情况,大致是,桥峪以东至塬头部分为斟寻氏占据,相当原来的“穷桑国”。桥峪以西,涧峪以东,基本是伯明氏与斟灌氏南北分布。赤水河以西,为费国,皋陶氏的一支。这样以来,将“契之蕃”压缩到了涧峪河与箭峪河之间地带。然而,北边涧峪河与箭峪河交汇处的戈家村一带,夏代还的一个戈国存在。南边秦岭脚下,还有蓝田陶唐氏的尧的后裔所居。“契之蕃”的范围再次被缩小到今东阳乡一带。东阳乡东边有一个村子叫“银王村”,疑其为“殷王村”所演变,也恰好处于华县高塘镇与东阳乡之间这条古道上。“契之蕃”可能就在这一范围内。这一推测,与上述由考古发现周贵族墓所推测的“彤城”相冲突。

        《史记·夏本纪》载:“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彤城氏在夏朝是存在的,并且古今史家均指向郑(华县)西南。为什么两方面的考证,均指向一地呢?其中应另有原因。

        我们知道,“蕃”的所在地,俗称赤城。因临于赤水(竹水,今箭峪河)而得名。“彤”:赤、朱、红的意思。【康熙字典】【注】彤管,赤管笔。那么,彤城,也即赤城。为什么一城两名呢?一种可能是有雅、俗之分所致,赤城只是俗称,其正式的名称可能就叫“彤城”。一种是因某种原因而改名。宋·罗泌《路史》记载“商有肜伯,地即肜城”。《通志·二六·以国为氏》记载到:“肜氏本彤氏,避仇改为肜氏。”同理,也有因某种原因将赤城改为彤城的可能。尽管还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改姓埋名,但赤城和彤城为一城两名,基本可以肯定。这样,上述推论也就没有冲突了。“契之蕃”也就是“彤城”。那么,彤城氏之“姒姓之国”说法肯定就不对了。由此,两千年来,“契之蕃”之迷也就破解了。进一步推测,“银王村”也可能因某种原因而由“殷王村”所改名,如果这一推测不误的话,“契之蕃”(赤城)应在银王村一带。当然,有待考古的进一步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