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经济(八):靠天吃饭的农业

 yh18 2017-08-06

印度经济(八):靠天吃饭的农业

我在写印度经济期间,去了一趟摩洛哥,吃惊地发现,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和工业化的世界,居然还有印度和摩洛哥这样严重依赖农业、农业又严重靠天吃饭的经济体。

摩洛哥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间可算是得天独厚。独厚在于,只有它有潜力实现粮食自足。

从农业文明走过来的国家,大都对“饿”的滋味心有余悸,而将粮食安全置于经济的首位。在中国,每年的第一份官方文件,一定是关于农业的,被称为一号文件。这个编号,绝不是心血来潮或简单的编号,更体现了国家对农业问题的绝对重视。在老一辈领导人那里,无粮不稳。粮食关乎国家的稳定,可不慎乎。

在今天世界的大多数地区,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一方面,贸易已极为便利,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缺粮,很容易通过粮食的国际贸易从国际市场买到粮食。另一方面,以化肥、农药和良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也使粮食亩产有了质的飞跃,对很多国家来说,自给自足或基本自足已不是问题。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欧洲、北美和亚洲平原地区,都是生产粮食的好地方,是世界的粮仓。但也有大自然的倒霉蛋,除了连片的沙漠就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最突出的就是中东和非洲,除了沿海少数平原和沙漠中星星点点的绿洲外,鲜有可以种粮的地方。

中东比较幸运。沙漠之下是丰富的石油黑金。虽不能种粮,但通过便利的粮食贸易,可保粮食安全无虞。

非洲就惨了点。虽也有个别国家有石油,如尼日利亚,但大部分国家都没那么幸运,又不能种粮,饥饿和营养不良每每成为家常便饭。电视上播放非洲的画面,不是种族屠杀,就是瘦骨嶙峋的干柴儿童。

但在大片的非洲沙漠中,却罕见地有国家十分适合于农业生产,并有潜力成为粮食自足的第一国。这就是摩洛哥。它的幸运在于,国土被巨大的阿特拉斯山脉分隔,山西北之地既受惠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气,又被山脉隔断了山东南撒哈拉沙漠的酷热。我曾在山东南之地的沙漠停留数日,气温可高达45度,太阳晒到皮肤上,针刺般疼痛。沙漠的干热,只能不停地喝水,以缓解不停地出汗导致的脱水,稍不留神,就会中暑和流鼻血。但只要翻过阿特拉斯山,在丹吉尔、卡萨布兰卡这些沿海城市,即使在七月盛夏,有时候竟能凉快到冷。

沿途的景色更是迥异。山之东南,满眼荒黄,光秃秃的山,只零星散乱地点缀些杂草、灌木;翻过山,一路向西向北,绿渐渐地多了起来。等到了丹吉尔、Assilah,整个就是欧洲城市和田园的绿,美不胜收。

这样在农业上得天独厚的地方,农业对经济的意义举足轻重。在摩洛哥,农业兴,则GDP兴;农业衰,则GDP衰。如果农业收成好,GDP的增长率就会多几个百分点;收成不好,GDP的增长率就会少几个点。

而农业的收成,则主要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气候失调,干旱,农业歉收。

而农业之丰歉,又决定了经济之丰歉。

一国经济之起伏,竟主要取决于农业之丰歉;而农业之丰歉,又主要取决于天气之调与失调。靠天吃饭,在别国可能只是农业,在摩洛哥却是指整个经济。

摩洛哥是小国。印度却是有十三亿人口、GDP总量2万亿美元的主要经济体。两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农业方面,两者却超级地类似。

首先体现在比例。两者都是刚刚从农业文明走出来不久,农业在GDP所占比例比一般国家都高得多,在15%左右;在就业中所占比例更高,都在50%左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农业对两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没有农业,这两个国家就有半数劳动力失业,国家立即大乱。

其次体现在靠天吃饭。对印度来说,对农业生产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每年6-9月的季风和随之而来的降雨。如果季风正常、降雨正常,则印度农业一切正常,则农产品价格正常,则CPI正常,央行如释重负(不用担心通胀,不用上调利率),工商业者如释重负(因利率正常),整体经济如释重负。

但如果季风失调,来晚了,或雨不顺,下多了(涝)或下少了(旱),农业就会歉收,粮食价格立刻翻脸,通货膨胀,央行被迫上调利率,工商业凋敝,经济下行。这是典型的农业感冒、工商业和经济吃药。

印度农业为何靠天吃饭,关键在于它的农田水利不行。

前文说过,基础设施是印度的软肋。谈到基础设施,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其实还有很大一块,就是农田水利,这包括江河湖泊的整治、水库大坝、植被和水土保持以及毛细血管般密密麻麻的水渠。此外还有乡间道路等等。

这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别的事情都可能时兴时废,但唯独治水和农田水利,政府持续大力投入,始终未尝有所懈怠。这七十年的功夫,的确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打下了基础。中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十二连增,固拜国土广大、回旋余地大所赐,也是农田水利建设之功,能够在涝时不涝、旱时不旱。

但即使这样,中国农业依然未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官方透露,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仍然未及50%。

基础设施方面如此投入、如此进步的中国尚且如此,以基础设施为软肋的印度,在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就更难言善。印度只有三分之一的农田能够有效灌溉,不受或少受干旱之影响。剩下六成以上的农田,只能仰赖季风的恩赐。

有个印度人说过,印度真正的财长不是政府内阁中的那位。季风,才是掌握印度经济和财政命脉的财长。

印度农业与中国农业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因为人口众多,故都只是小农经济。而印度,因为人口越来越多,人均耕种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越来越碎片化。

小农经济的好处,在于可以精耕细作,单位亩产可以很高。缺点在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无法使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因为初期投入太大,不值当),因此,人均产值比较低。

规模经济方面的楷模是美国。与中国、印度的小农业相比,美国的农业是大农业,经营的都是农场,有规模,有能力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区区几个人,就可以种植大片的农田,收获巨大的产值。用经济学的术语,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对应地,人均收入就高。

中国、印度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人均产值低,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低。对应地,农民人均收入就低。

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中国已走出了一条路子。就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通过制造业,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农业的人少了,就有条件将小片农业连成大片农田,由少量的人经营,形成规模经营。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三权分离下的土地流转制度。所有权统归集体,不可转让;承包权归农户,不可转让;经营权可流转。许多农民工去城里打工,把农田的经营权转让给种田大户,可以在打工收入之外,再获取租地收入;将来老了,还可以回家归农,因为承包权在已。

印度这方面远不如中国,因为它的制造业太弱了,无法象中国那样大规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IT虽发达,但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关,且吸收就业能力有限,目前这个行业总就业人数也才一千万,还不及印度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

中国还有一个优势为印度所不及。在农田水利大力投入之外,中国至少在乡镇一级长期设立农技站,为农民就近提供农业技术。这种技术上的就近指导,积年累月,其功不可没。中国农业技术虽不是世界最优,但其覆盖面和应用范围则是举世无双。

相比之下,印度农业就少了这样机制化和长期的技术助力。印度农业的技术水平也因此远在中国之下。

从政府的角度,还有个投入结构的问题。印度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其实并不少,但大部分用于补贴农民而非农田水利和技术等基础设施。补贴是短期的好处,一次性的好处;农田水利、农技则是长期的好处,是农业的后劲。印度在农业上每花五块钱,只有一块用于农田水利,剩下四块都用于补贴农民、收买选票。此非短视而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