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豆薏米越喝越湿?99%的人不知道错在哪了!

 知如海学无涯 2017-08-06

夏季是湿气最重的季节,一直以来都有“一湿不除,百病缠身”的说法,足以见得湿气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之大了。此刻在看文章的你,应该也正受湿气的困扰。

一说到祛湿方法,很多人会想到被推崇为祛湿佳品的“红豆薏米粥”,可却有不少人表示吃了之后湿气还在。中医认为“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中医上的红豆为“赤小豆”具有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如此说来,红豆薏米粥确实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可为什么,很多人尝试后却表示没有祛湿效果呢?

先祛湿还是先健脾?99%的人不知道

先祛湿还是先健脾?为什么好多人吃了红豆薏米粥湿气还在?《黄帝内经》中说,“脾主运化”“脾虚湿困”,脾虚了,湿气就会加重,而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因此,祛湿的同时还需健脾,两者没有先后之分。

薏米红豆粥是祛湿健脾兼得的食材,如果你吃了不仅没效果,湿气反而加重了。那你极有可能犯了以下4个错误。

1.薏米未翻炒

薏米药性微寒,直接煮来吃的话会伤到脾。建议薏米在煮之前先翻炒,翻炒过后的薏米,药性变得平和,比未翻炒的薏米更利于健脾祛湿。

2.加了大米

大多数人在煮红豆薏米粥的时候,为了美味经常会加大米进去,可是大米生长环境潮湿,本来就自带湿气属性,一把大米导致红豆薏米的祛湿健脾功效全无!

中医推崇“红豆薏米”是祛湿佳品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们本身不含湿,不论怎么熬汤都不会粘稠,一直很清。中医就是利用它这种清的性质,把体内湿邪祛除。但大米本身含有湿气,湿性粘稠,加入大米一熬就稠了。

3.红豆薏米没有煮烂

在煮粥时,要把它们煮烂才能发挥出其功效和营养成分。正确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1-2个小时,如果没有浸泡或者赶时间来不及浸泡,可以在熬制上多花点时间。下面小编就来教大家做出一道正宗的“祛湿神粥”。

材料:薏米20g、红豆30g、芡实10g、枸杞4g

做法:将薏米、红豆、芡实、枸杞洗净;红豆、薏米要提前用温水浸泡2小时;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盛入适量的水,文火焖炖3小时,可依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4.红豆薏米没有错,错的是你

中医把体内湿气重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湿寒体质”一种是“湿热体质”。红豆薏米粥性凉,对治疗湿热体质效果较好。而湿寒体质的人本身就脾胃虚寒,喝红豆薏米粥只会加重湿气,湿寒体质在煲汤时加入适量姜片、砂仁、陈皮等,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散寒发汗的功效;炒菜时加入适量姜片、花椒等温性食物,能缓解湿寒体质手脚冰凉的症状,有理气化湿的功效。而土茯苓、薏米、红豆等,则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

划重点:在祛湿时,不用纠结先祛湿还是先健脾,两者没有先后之分;在祛湿食材对的情况下却还是越祛越湿,就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体质原因了。“湿寒体质”和“湿热体质”的症状是不一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