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手臂骨关节构造与书法执笔的几点问题

 秋高气爽的西安 2017-08-06

华山李澎书法工作室招生

常年班:常年招生,随到随学

微信:华山李澎

浅谈手臂骨关节构造与书法执笔的几点问题--左瑜刚

数年前,我痴迷古筝艺术,在一次翻阅资料之中,无意间看到了我国著名古筝教育家赵曼琴先生的一本著作——《弹奏解剖学》,这本书从解剖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古筝技法发力的原理,打破了传统经验教学的模式,将古筝的教学推进到一个科学教学的层次。基于此,其弟子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将古筝快速指序法引入古筝训练中,实现了古筝快速乐曲与流行乐曲的表现能力,开创古筝界崭新的局面。

浅谈手臂骨关节构造与书法执笔的几点问题--左瑜刚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目前我国书法的教学模式与古筝传统经验教学模式极为相似,如果没有对人生构造原理科学的了解与分析,往往会进入经验层面。这样,即使对于常识性问题也会说法不一。例如关于执笔问题,历来说法不一,令人难以辨别孰对孰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手部构造没有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说,执笔的对错与否要看他是否符合手、腕、臂的自然运动规律。有人可能要问,手腕还有自然的规律?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手指只能向内收缩,大拇指最短且只有三个关节等等,这都是手之规律。无论历史怎么演变、桌椅怎么变化,书写材料怎么变化,但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手臂骨关节构造与执笔运动

一、关于手臂的骨关节构成

人体手臂的骨关节由肩带骨与游离上肢骨组成。肩带骨只有肩胛骨与锁骨两部分。游离上肢骨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组成。

1)肩关节的连接与书写之运动

肩关节由锁骨与肩胛骨组成,锁骨是s形的长骨,位于胸骨与肩胛骨之间,连接着胸索关节与肱骨,肩胛骨是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身体两端最上部,肩关节的运动形式是以胸索关节及肩锁关节作为支点可做矢状上下回环运动,加之关节囊松弛、韧带少而弱,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最灵活而且稳定性最差的关节。当在书写小字时,人们将臂放于桌面之上,肩关节处于自然松弛状态,故不会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在书写较大的字时,人们处于站立状态,手臂处于悬空状态,肩关节承受了整个手臂的重量,书写的支点也就变成肩关节。因此,如果不让手臂自然垂下书写的话,恐怕肱骨肌肉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样长期书写的话,手臂会出现疲倦状态。笔者曾见过有些学生采取的是何绍基的回腕书写方式,这种书写方式将大臂撑起,与锁骨平行,其运行方式主要靠大臂运动,书写时间久了以后会造成全身肌肉的紧张,因此,何绍基在书论中如是说:“每临一纸,则汗流浃背”。再者,在较慢的速度书写中此法较能应对,但如果要应付较快的行草时,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浅谈手臂骨关节构造与书法执笔的几点问题--左瑜刚

2)游离上肢骨

游离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1.肱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臂关节。它是一种典型的长骨,是上臂的唯一骨。肱骨与肩关节相连的一端是一个椭圆形的大关节。其与肩关节的连接方式为球囊形式,故上臂可绕肩关节矢状伸、屈运动,亦可作矢状上下回环运动,由于其与肩胛骨相连,故做上下回环运动时要带动肩胛骨与锁骨运动。在书写过程中,肩关节的伸、屈左右运动比较多,绕矢状面的回环运动较少。在书写较长尺幅作品时,经常是大臂的伸、屈运动带动小臂与手腕的运动。

2.尺骨与桡骨

尺骨与桡骨是共同组成小臂的部分。两骨都为长骨,尺骨位于前臂内侧,桡骨位于前臂外侧,与肱骨的下关节相连,其连接方式为肱骨滑车关节,其运动面为解剖学姿势之伸缩运动。桡骨关节与肱骨的连接方式为球窝关节,其运动方式为旋转运动。由于此二骨分工不同,又相互影响运动,故旋转运动仅限于180度,收缩也限于180度。在坐姿书写过程中,滑车关节主要执掌小臂的伸缩运动,即掌握提按运动。球窝关节与桡尺关节掌握手臂的旋转运动,通常在手掌向上翻转的过程中,其转动关节皆为桡尺关节的运动,而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是腕向上翻转运动。邱振中先生在技法训练167法当中专门有一节训练手掌的向上翻转运动,其实就是训练桡尺关节与手腕的自然配合运动。当我们书写撇画时,通常所用的方法都是桡尺关节的旋转运动。在书写捺时,由于桡尺关节不能再运动,所以这时要带动大臂与手腕的运动进行书写。就两者相比而言,写撇比写捺更能顺手一些。

浅谈手臂骨关节构造与书法执笔的几点问题--左瑜刚

3.手腕

手腕由八块短骨组成,自外侧由内侧依次为舟骨、月骨、三角骨、腕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与钩骨组成。八块腕骨内外侧较高,构成一个掌侧面凹陷的腕骨沟。在悬腕书写的话,则尽可能的要要求手腕自然放松,这样可以使手腕做内收、外展、屈、伸运动更加自如。需要注意的是,手腕只能绕垂直面做环转运动而不能做旋转运动,故在书写撇画时,需要借助桡尺关节的旋转运动才能保证书写的顺畅流利。在坐姿书写过程中,手掌竖立,手腕处于紧张状态,横向运动主要靠手腕骨的相互挤压完成,所以一般横画的收笔动作在纸张的左上方,这其实是手腕的需要。书写竖画时,主要靠手指的屈、伸运动完成。撇画则主要靠桡尺关节与手腕的运动,捺画主要靠手指的伸缩运动。

4.掌骨与指骨的运动与书写

掌骨由5块构成,指骨有14块。指骨除大拇指由三节构成外其余均为由四块构成。指骨之间的连接方式除近节指骨为球窝关节外其余均为滑车关节,故近节指骨可作收缩前后运动,其余只能做伸缩运动。当我们书写过程中对指尖关节的运用较多,而对近指关节的运动较少。

浅谈手臂骨关节构造与书法执笔的几点问题--左瑜刚

指关节在书写中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指关节间的伸缩运动,一般而言,在坐姿书写状态下,除大指外,其余四指自然弯曲。需要说明的是,大指最好处于弯曲支撑状态,因为当大指处于弯曲支撑状态时各个指尖的力量才会自然的落在指尖之上。如果大指处于塌指状态的话,会出现食指与中指的力量强而大指的力量感觉较弱(与肌肉构成有关,我们将在肌肉构成与书写运动中详细论述),捻管也会处于不利的状态。另外,我们常常在坐姿状态下要求学生毛笔与纸面垂直书写,其实这种状态基本不能达到,也不符合生理结构规律。五指长短不一,相互配合弯曲,最佳角度当为毛笔与纸面成60度夹角状态,汉字的笔顺规律也是自上而下,垂直状态虽然有利于汉字上部书写,但我们的目的是要符合更多下行笔画的完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笔者主张笔与纸面成60度夹角状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坐姿书写竖画过程中,以大指与食指为支点,拇指收缩运动,无名指与小指起稳定作用。当笔渐渐回收时,实质支点在渐渐的下行转移,而此时,笔杆也在做旋转运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捻管”动作,在毛笔的自然旋转中,笔画称弧形或者“s”形。

(本文属于笔者探索性小文《骨关节与执笔运动部分》,欢迎大家给予指导与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