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收藏,古钱币最复杂、最有玩头、为什么,这个行当里没有多少正宗的行家,包括我这样的。所以只要我们这些古泉散户“精心”一玩,就可以填补历史空白和研究薄弱的领域。于是,我们民间就开始出现“泉家”达人。现在一看,真是民间的达人为中国古钱币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成就,未来可以证明。那么,中国的古钱研究缺什么呢? 一是古钱币年代久远,要熟悉历史;但是历史学家不喜欢研究古钱币,研究古钱的缺历史学家。古钱币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且,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目录。你必须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就是简明历史你也要懂一点。不懂,你也要知道历朝历代的纲要。我们泉藏博客的很多博主,就是很精通历史的,这是玩古钱的底子。还有,你就是不可能知道全部历史,你也要知道点断代史。例如你弄了很全的一套明朝钱币。前明、后明、三藩、李自成、张献忠你都要知道点吧?现在,研究古钱币的真的是藏家,历史学家根本不研究古钱,人家研究政治经济文化,不研究具体的币制之类。所以,中国古代钱币,没有正宗的专家研究,专家也是三流四流的,基本都是某些学者业余在探讨,所以研究工作很不上道。你看辽金钱币研究,国家发改委的价格司来人组织研究,要给辽金钱币定价。这不是胡扯吗?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倒很积极。就是因为发改委里边有的同志和我们一样喜欢古钱币,才狗咬耗子,管了一把闲事。大学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文化部管文物的司局,博物馆系统,这些该管的不管。中国古代钱币的研究为什么不设置点科研课题?为什么这么大个领域,作为东方文明的世界东方货币体系的中国古钱币没人当回事?那科研经费都弄到哪里去了。博物馆的专家一年花五六百亿买“回流文物”,没有流出去的你怎么不研究研究? 政府很现实,不喜欢历史,整天忙着民生问题;官家都不知道,中国的文物是中国最宝贵的民族资产、国家金库,你盘活了文物,就是经济增长点;历史学家不往钱币学上使劲,一个劲的写书,卖字,反正你们没有我懂。金融专家研究股市、债市,历史上的通货膨胀与我有关吗?民间藏家搞研究,我这个历史学家来一句“于史无据”,累死你。所以,现在都是不入流的专家在研究古钱,还有的专家缺乏道德修养,你说这中国古钱币的研究前景会好吗?中国就是民国有点古泉专家,现在这些专家的儿子在主导中国古钱币研究。老专家儿子的儿子呢?别都是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精明伶俐,不好好接古钱研究的班。你看中国的古钱币研究的行业里,年轻一点的有名气专家有吗??整个一个断代。要没有点民间达人,这二十年出土的古钱币,连点动静都没有。 二是币制复杂,必须弄懂币制,先秦和秦汉的钱币制度现在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中国古代钱币金银铜铁铅,有人说等大的铁钱是铜钱的二分之一、等大的铅钱是铜钱的三分之一。不知道金钱、银钱当铜钱几何。你看,宋朝古钱留下来的最为丰富。你看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有一个使铜钱的吗?都是白银若干两。什么散碎银两。武大郎卖炊饼,不知道多少铜钱一个。有文章说,清朝三个制钱可以住客栈一天。不知道是哪个皇帝的时候。咸丰的时候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三个钱肯定不够。五铢钱是五铢一种吗。我就有一个大五铢,相当于折三。还有常平五铢,大大小小四级,太货六铢,大小三级。就是太清丰乐也有大小三种。这种状况专家,就说是钱币缩水。但我这个不是专家的告诉各位,这是币制。这是不同币制单位古钱。 三是中国古代钱币浩如烟海,类别和币值关系不清楚。三皇五帝到于今,有文字可考的皇帝三百多位,还有很多 “野”皇帝,每个皇上都还有若干年号,某个年号的钱币还有若干种书法,几十万种你认不全、我认不全、大家都认不全,因为它还在不断的出土。我们必须把古钱币的类目搞清楚。例如,我弄了很多“小微”钱币,大家手上都有一些。但是,迄今没有系统研究。零钱,币值怎样,大家几乎都不懂。至少网上博客研究这一方面的鲜见。例如剪边钱,专家们说这是当一个钱用。我说,这是那时候缺少零钱,叫“一个钱掰成两半花”,你信吗? 07年出版的钱币学著作,还说清朝的古钱小平钱,有24毫米和27毫米的,专家认为,24毫米的是缩水的。我很纳闷,我现在拿一分钱当二分钱花,你会干吗?我清朝的小钱币200多枚,直径24、22、20、18、16毫米的成系列了。而且十帝钱九个都排成了这样的完整体系,请问这是钱币缩水吗?我始终对历代钱币大小缩水说有异议,你直接在钱币上标注就是了,钱币弄小了,你就花不出去,造假的也不会那样造小钱的当大钱花。清朝钱币也有小平、当二、当三、当五和当十,清朝才过了一百多年,从顺治帝到今天也就四百年,我们连清朝的币值比价都没有完全的搞明白,人民币都离不开一分、二分、五分。清朝没有零花钱,那就怪了。清朝沿袭祖制,上溯到秦汉,唐宋元明都会有零钱,这是一定的。我的除了清朝历代小型钱币100多个。我们只有把大家的所有“小钱币”集中起来,才会说明和解释这些问题。 四是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很复杂。现在为止,很多专家真不明白什么雕母、母钱、样钱,各说其事。我那些超厚的小母钱,大家都不认为是母钱,有朋友说是镇纸、扇坠。而且是清朝的时候,出现机制币。刻钱的工匠失业了,到市场上专门刻古代钱币?,做工艺品卖钱。这倒是有历史记录,有这么一档子事。但是,我那些钱,有的不是清朝那时候刻的,你总要另当别论啊。所以,我们的“专家”都在研究珍稀钱币,把自己的卖出去,把别人的一棒子打死。没办法,我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古钱铸造工艺,工艺弄不清,你就连母钱的辈分搞不清。 现在可以看到,古代钱币确有范铸法,翻砂法,叠铸法。有的时候,十多种工艺综合运用。泥范、铁范、铜范、石范、陶范都有出土实物,我曾分析过,古代造钱,大钱用母,小钱用范。现在看,不一定。小钱也可以用母钱做模范。宋朝的时候,中国人口就过亿了。铜钱铸造量是相当大的。天工开物介绍的铸钱工艺是十分先进的。是批量制版,铸模、产量也很高。但是,这工艺流程,我们现在读懂了吗?我研究过了之后,一下子豁然开朗。所有的铜质雕母,都是假钱。包括现在网上拍卖的清朝的雕母,一点包浆没有,夸张的雕刻工艺,真他妈的扯淡。因为,雕母祖钱就一个,象牙、骨雕、角雕、木雕刻成。这个钱做出来有关领导批准了,才会翻造一个母钱,之后做出金口未开的样钱,呈送上级批准,才打开金口制作一批样钱颁布到下面工坊,之后工坊才又开始铸造毛坯、“修刻”出母钱,而这最初的一批母钱极可能就是“锡母”之后用这些母钱压印铜质范钱,范钱成批铸造,是为祖母钱。之后用祖母钱的正面或背面翻制前后模板。所以,几千年来,我们找不到一枚酷肖的母子钱币。找不到他妈是他妈的证明。这是因为,你看到的母钱是行用钱的奶奶。因为母钱和子钱是克隆的。 我们现在看到钱范,很多当然是“私铸”和造假的使用的。因为,当年的铸钱工坊,有了翻砂法之后,就是批量生产了。很多钱范是叠铸法所用。层层压印泥模,也是批量铸造。这些具体的工艺?,不说国家,也应当有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五是古钱币造假真是很严重。鉴定真假不分、真假真是分不清?,人家就让你分不清。各位,古代钱币,就是金属做的。它的鉴定会比航天、冶炼的工艺技术难吗?我们都进入信息时代了。专家们还在那里比“眼学”,你说,像我这样的老花眼,还能练好眼学吗? 没有国家的文物鉴定机构,没有专业的与商业没有关系和联系的鉴定机构。现在的文玩公司自己做鉴定,兼做买卖钱币的事业,这能公正吗?科学仪器可以进行古钱的成分分析;就有人说,造假的开始按照各种金属成分添加了,你检测没有用。凡此种种,就是垄断。专家垄断鉴定,利益团伙把持鉴定,他们反对科学鉴定仪器的使用。 古代钱币的真假鉴定,当今确实是靠眼学。历史知识、古钱币长期的研究观察、多年的历练和比较?鉴别,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一项技能。当然,有人高深,有人浅薄,但是绝不会一窍不通。有人否认你的真钱币,有人看假,这都没关系,但是,你自己要有经验和经历,才会有定力。但是,你看人家的图片,就忘了鉴定古钱币的常识,轻易地下结论,这也是不负责任的。 但是,专家们说了“你的钱币很好,但是要看在谁的手里。”古钱币鉴定为真不行,还要“担保”拍卖。虚拍、假拍,造假、卖假都是那些正宗的拍卖公司、钱币网站、文玩公司都干过的事。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都是某些专家们干的事、行家们干的事。所以,收藏界的腐败,比共产党干部的腐败还要厉害,因为,这种缺德的腐败,掩盖在文物的真真假假的鉴定里,掩盖在古玩收藏界的潜规则里。 古董珍玩世界,应当是一个透明的世界。网络张开了无比巨大的口袋,把这些历代珍藏装进了网里。再也不是民国时期几位老者研究的几千个钱币,几本泉谱,几本杂志可以包容的。古钱币研究还有一个广大的未知世界,需要我们这一批人,这一代和下一代人不断的研究下去。 我们也要从玩家变成?名家、变成大家、变成大藏家,再争取成为不缺德的专家,这就是正经人的收藏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