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天舜日转成空 禅让神话笑柄终

 国民一员 2017-08-06

尧天舜日转成空 <wbr> <wbr> <wbr>禅让神话笑柄终尧天舜日转成空 <wbr> <wbr> <wbr>禅让神话笑柄终尧天舜日转成空 <wbr> <wbr> <wbr>禅让神话笑柄终尧天舜日转成空 <wbr> <wbr> <wbr>禅让神话笑柄终尧天舜日转成空 <wbr> <wbr> <wbr>禅让神话笑柄终——辽太宗“尧舜衕宝”钱赏析

2004年初,我到北京报国寺闲逛,偶然在钱币馆柜台里发现了一枚折五型“尧舜衕宝”背“天”钱。该钱材质颜色深红、含铜量较高、杂质较多,应为即山冶铸钱。钱的轮郭宽窄与契丹“千秋万岁”“万朝万岁”等钱相近。钱文饱含北魏隶楷相间书法的雄健、粗犷风格,和宋元两代钱文书风大相径庭。钱锈的颜色与形状都呈现北方干燥气候与沙性土壤出土铜器锈壳的特征,红绿锈硬结却浅薄,但根深入骨,典型的北方沙坑钱。

我当即和它的主人钱币商陈光军先生,探讨起这枚钱的出处、形制、归属等问题。据陈光军先生讲,此钱出土于吉林与黑龙江两省交界地带。我俩一致认为此钱形制、风格与契丹早期钱相近,应是辽代钱币。

2月26日,《拍卖收藏导报》以“一枚祝圣祭祖厌胜钱”为题,谈及“尧舜衕宝”铜钱,称它是是元代祝圣祭祖的厌胜钱。笔者认为此说不确,“尧舜衕宝”背“天”钱不是“祝圣祭祖”,而是显耀契丹早期“禅让”史实的纪念币。

历史上有舜接受尧的“禅让”而登帝位的传说。与此传说相似,契丹有迭刺部耶律阿宝机接受遥辇氏痕德堇的禅让即天皇帝位;皇子大元帅耶律德光接受其兄人皇王耶律倍的“禅让”即“嗣圣皇帝”位的史实。而从钱文“尧舜衕宝”的“衕”字分析,尧舜一样,地位相同的情形,只有耶律倍让帝位于耶律德光的史实符合。

于是,我以“一枚见证辽代'禅让’史实的纪念币”为题,著文发表在7月18日《拍卖收藏导报》上。当年《内蒙古金融研究·增刊》第4期,以“也谈'尧舜衕宝’”转登了此文。我曾想商购此钱,终因价格过高(6万元)而未能成交,只留下一帧照片留念。

多年来,我一直梦寐以求想得到此种“尧舜衕宝”钱。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四五年的搜求努力,我终于搜求到了一套金银铜三种材质的“尧舜衕宝”折十大钱,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金银铜折十大钱和折五铜钱相比,更具契丹早期钱粗犷、雄浑的风格,钱文碑隶的雄风宛若万马嘶鸣,气势磅礴。区别仅在折五有背文“天”字,折十大钱光背。这种情况在契丹钱中,并非绝无仅有。辽天祚帝的折五型“保大元宝”有背天钱,而折十型就全部光背

经过四年的考证和在东北内蒙古对实物搜求,我更坚信当年把“尧舜衕宝”背“天”铜钱,断为辽钱是绝对正确的。“尧舜衕宝”钱确实是契丹钱币中唯一的,纪念“禅让”的钱币,它确实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纪念兄长、皇太子、人皇王、东丹国主耶律倍将天皇帝宝座“禅让”给他,而特铸的金银铜三种材质的纪念恩赏钱。

《辽史》上是这样记载这段“禅让”史实的:天显元年(公元926年)“秋七月,辛巳平旦,上(天皇帝阿宝机)崩,年五十五。壬午,皇后称制,权决军国事。”天显二年(公元927年)“治祖陵毕。冬十月壬戌,”“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后从之。”“於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

为感谢皇兄能学古代圣人尧舜“禅让”的故事,把皇位主动让给自己的恩德,辽太宗特铸“尧舜衕宝”钱晓喻群臣百姓:倍和德光如尧舜二圣,同为国之仁义帝王;其“泉货”(此前东丹国曾铸有三种钱:“开丹圣宝”、“助国元通宝”、“壮国元通宝”。)和契丹钱同为国之重宝而通行天下。这里太宗德光确实是做出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继续承认耶律倍皇帝身份,可以和自己相提并论;赋予东丹国钱与契丹国钱同样国之重宝的通行天下的地位。

之所以,耶律德光能做出这种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行动,是和当时契丹独特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

一是先皇帝阿宝机生前早已把耶律倍定为皇位法定继承人皇太子,并把他定为权力中枢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皇王,这些决策天下人人人皆知,并非仅靠述律后杀光辅弼大臣而能扭转的。只有把耶律倍让位的事捧成圣贤之举,才能显出“禅让”的真实,平息天下人的不平;

二是作为东丹国主的耶律倍,早已是服天子冠服,行使皇帝权力的货真价实的准皇帝,太宗承认其皇帝地位只不过是做顺水人情,重申一下阿宝机的御令而已。这样既能安抚耶律倍,也使天下人看到自己的广阔胸怀,也可解除东丹国这个实力浩大的心腹大患臣民对他的敌意;

三是契丹国的真正实权人物应天太后述律平的存在,使耶律德光不能不有所顾忌。因为作为母亲虽然对儿子有偏有向,但她绝不会允许儿子们互相残杀,况且她在逼耶律倍让位的事情上有愧于大儿子,更不可能放手让二儿子彻底打倒大儿子。与其让母亲防范自己,不如表面上善待耶律倍让母亲高兴。

这些,就是耶律德光为什么在即位后,就急匆匆地铸造这样一种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尧舜衕宝”钱的重要原因。

“尧舜衕宝”背穿上铸的“天”字,是天朝的标记。最新研究认为,天朝是阿宝机907年所建的国号,契丹文大契丹,汉译即是大天朝之意。如果那样,“天”即是记国号了。契丹虽在会同元年(938年)增国号“大辽”,但仅在汉地使用。契丹故地仍用“大契丹(大天朝)”直至国灭而未改。辽代皇帝均称天皇帝,各代皇帝尊号除太宗、兴宗外,都冠以“天”字。这说明契丹皇帝对“天”字确实是情有独钟。除“尧舜衕宝”钱外,当时还铸行了有关这次“禅让”的宫廷吉语钱,如近年在内蒙古通辽发现的“尧天舜日”背“国泰民安”钱。两种尧舜钱互证,更确定了“尧舜衕宝”纪念契丹二年皇太子禅位给皇弟大元帅史实钱的地位。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尧舜不能同行执政,耶律德光也绝不会允许卧榻之侧容他人酣睡。哪怕他是自己的亲哥哥,哪怕有母亲监护,耶律德光也是日夜不安,寝食无味。一旦政权稳定,实权在握,尧舜圣人的面具立即丢在一旁,磨刀霍霍,伺机削夺哥哥东丹国主的权力。“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热闹红火的禅让神话,随着耶律倍的渡海投唐,成为人们谈论皇家虚伪的话柄。千年过去,只遗下斑驳的“尧舜衕宝”钱,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兄弟阋墙的历史,令人感概,令人悲呛……。

泉痴山人

2008-12-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