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颂平(女)教授

 老玉米棒 2017-08-06
罗颂平

  罗颂平,教授(博导) 科室:[一附院]妇科 擅长:中西医防治反复自然流产、月经病、不孕症等。 罗颂平教授,女,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负责人,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全国百名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

  中文名

  罗颂平

  职业

  教授 博导

  主要成就

  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秘书长

  代表作品

  《中医妇科学》

  出诊计划

  上午 岭南名医门诊 岭南名医门诊

  下午 岭南名医门诊 岭南名医门诊

  学科研究

  罗颂平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月经病和不孕症的研究。主持“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参与罗元恺教授经验方“滋肾育胎丸”的研究开发,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七年制中医专业中医妇科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获2001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中医妇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医妇科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以及《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罗元恺女科述要》、《罗元恺妇科经验集》等。曾到美国耶鲁大学等学府进行学术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

广东电视台:岭南罗氏妇科掌门人罗颂平教授 香港年轻人青睐中医调经、助孕、安胎,愿自费看中医
时间:2017年06月21日 点击:[
时间: 2017年06月21日 09:23 点击:[243]
广东广播电视台《直通粤港澳》连日来独家采访了粤港澳三地专业人士和政商界代表,回顾香港回归20周年,展望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带来的淘金机会和民生福利。今日刊播第38期——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妇科教研室主任罗颂平的专访。
罗颂平教授是中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1914-1995)之女,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政协常委。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罗颂平接受《直通粤港澳》独家专访
罗颂平说,为响应中央近期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她的团队6月11日刚刚在香港中文大学设立了第二个香港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工作站,这个工作站是基于岭南医学的研究(包括了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海南岛地区),而岭南医学的发源地则是在广东省,尤其是广府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的中医诊所
罗颂平介绍,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属于国家级,由国家中医药局立项,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两个流派工作室: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和靳三针流派传承工作室。工作室从2013年至2016年均处于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底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并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罗颂平6月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设立了第二个香港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站
罗颂平介绍,她在香港九龙弥敦道设立的第一个岭南罗氏妇科传承工作站,是由她的堂妹罗颂慧博士主持,罗颂慧是香港的注册中医师。
这次在香港中文大学设立第二个香港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工作站,因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语言是以中文为主的,比较注重中国文化传承。

罗颂平去年底出席澳门举办的两岸四地不孕不育高峰论坛并授课
罗颂平谈到,钱穆先生晚年时写了一篇《论天人合一》,香港中文大学也在学校山顶最高处设了一个“天人合一亭”,将钱穆先生这篇名著刻于该处,同时也被评为了香港的最佳景致。《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传统中医的理念完全一致,中医非常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大环境关系,也强调了人体本身五脏间的相关性。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作为国家973项目的首席专家,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这与钱穆先生晚年提出的《天人合一》是完全一致的。
罗颂平说,这次在香港中文大学设立工作站,比较切合大学本身的宗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中医妇科的博士,而罗颂平的团队,也会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医硕士班介绍岭南文化、岭南医学、岭南中医妇科和岭南用药的特点。

6月1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冼绍祥院长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专题学术报告上介绍岭南医学及岭南流派的研究对专科的推动
据介绍,6月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授牌仪式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冼绍祥院长在学术报告上介绍了岭南医学及岭南流派的研究对专科的推动,当天出席研讨会的香港注册中医师约500人,他们都对岭南医学的研究,包括对岭南妇科的传承感到非常有兴趣。
除了在香港推广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罗颂平去年底也出席了澳门科技大学举办的两岸四地中医学术研讨会,罗颂平在研讨会上做了专题讲座。会上还邀请了第二代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教授,以及台湾的中医专家等一起进行交流。

罗颂平6月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设立了第二个香港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站
罗颂平认为,岭南医学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广东,更应该在香港、澳门推广。因为香港和澳门的地域和气候特点都与广东基本一致,人的体质也一致。包括生活习惯,如煲汤、喝凉茶,这些基本都与广东人一样。所以岭南医学的用药,包括养生保健的方法都非常应该在港澳地区推广,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香港的西医很发达,怎样使香港民众接受岭南中医,岭南中医与西医如何优势互补?罗颂平说,早在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地区已有非常多的中医生。但由于当时未受到政府承认,仅仅是自己开诊所,但不可正式被称为医生,也不能开假单。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政府开始有注册中医师的制度,注册中医师可以在香港的中医诊所,包括一些西医院正式行医了。回归20周年,香港中医师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2016年是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启动了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工作,以此激励广大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潜心教学、精心育人、追求卓越。经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确定了60名表彰人选,罗颂平入选
罗颂平介绍,现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浸会大学都设立了中医学院,他们可以进行中医文凭的教育,包括硕士的教育,甚至在香港大学有博士的教育,均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在民众层面,这几年对中医的接受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了。罗颂平与香港的年轻人聊天发现,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会选择去看中医,因为他们认为中医更加符合人与自然的契合。中药基本上是天然制品,植物或矿物质组成,他们会觉得用药方面更加安全。

罗颂平的父亲罗元恺是中国著名中医教育家
罗颂平举例说,妇科病离不开调经、助孕和安胎。以治疗月经病为例,西医比较常用激素,即荷尔蒙。而许多女士对于服用激素是有一定的担忧的,因此她们会首先考虑是否能用中医帮助调理月经方面的问题。亦有中医的针灸疗法,甚至是不需要用药的,用针法或灸法去进行非药物的治疗,能够解决妇科方面的问题。
又比如一些妇科病,西医需要开刀做手术,有的病人会考虑先用中药疗法或针灸尝试解决,看是否能够不做手术或迟些做手术,这也是一种选择。还有一些想要怀孕却未能如愿的不孕症病人,可以求助于所谓试管婴儿,即IVF的技术。这项技术的确帮助了很多病人解决生育问题,但毕竟费用高,而且需要在身上取出卵子,已有些病人不太愿意直接做IVF手术的,会选择先看中医,看是否能先用中药调理后自行怀孕。还有些做完IVF手术失败后尝试中医(包括针灸),增加下一次手术的成功率,这种情况在广州是比较多见的,包括在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罗颂平介绍,该院的生殖中心正在尝试用中成药,如滋肾育胎丸,亦是岭南罗氏妇科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本来是用于安胎的,现在孙逸仙医院的生殖中心也会用于一些试管婴儿手术失败的病人,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很多的事例,尤其在妇科方面的病人会选择中药治疗。

罗颂平父亲罗元恺题书的中医养生观
罗颂平介绍,香港也有类似情况,当然香港的生殖中心可能与广东在中医认受程度上还是有差距。广东的生殖中心里一些出名的西医医生有时候也会主动建议病人服用中药或进行针灸治疗,甚至他们的生殖中心里还有中医及针灸的医生。香港的病人则不敢告诉生殖中心的西医,她们在配合中药或针灸,有些香港的西医也反对病人用中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