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 人们聊的最多的当属即墨 毋庸置疑,大部分人最近提起即墨 想到的都是诸如未来的投资潜力之地, 未来楼盘和高端项目 我们关注即墨未来的同时 不妨再一次翻开历史 细细品读下千年来的即墨往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管是由于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等制度,都容易导致地名的经常变更。例如,古都西安在历史上就有长安、镐京等多个称呼,而南京的别称更多。可以说,大部分城市的名称都经过了多次变更。 中国699座城市中,只有4座2000年不改名字的城市一一邯郸、成都、益阳、即墨,即墨位列其中,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座没改过名字的县级市。 底蕴 即墨,据《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记载,主要是由于临墨水而得名。秦代置县,隋朝建城。三齐名区,人文蔚兴。"田单破燕、即墨大夫、田横五百义士"等史有贤名。即墨之为城,自古荣耀一方。战国时期,与齐都临淄“并夸殷盛”。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德占青岛时期在即墨设置的营区(德国联邦档案提供) 悠久历史 春秋时期 齐国灭掉了莱国 齐国大夫朱毛始建即墨城 
战国时期 即墨依靠渔盐之利,盛极一时 后世出土的“即墨之法化”刀币 印证了史家们“齐有即墨之饶, 而联袂挥汗与临淄并夸殷盛”的说法 
秦灭六国之后 设天下为“三十六郡,七十二县” 即墨始设县 西汉时期 改胶东郡为胶东国 而即墨县则作为该国的国都 成为半岛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北朝末期 即墨县一度被并入长广县(今平度市) 隋朝建立 重新恢复县制 并在盟旺山下重建即墨城 有趣的是,不知是不是为了延续“即墨之名,因水而得”的传统,这座新城南面的淮涉河被改称为“墨水河”。这时的即墨县版图包括现在的即墨市、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市内四区的广袤地域,随后,这一建置延续千年直到清末。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占领了即墨县南部,次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即墨县白沙河以南的地区(仁化乡的大部分、里仁乡、福海乡的一部分)划为“胶澳租界”。而这块即墨失去的“南乡”,便是后来的“青岛市”。 
▲1898年的即墨城内景(德国联邦档案馆提供) 古城 古城最能代表墨城底蕴文化建筑 即墨人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 2000年的城市脉络 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 在岁月残留的痕迹里 犹能体味往昔的富庶与辉煌 
几乎每一条老街和古巷 都承载着旧时的记忆 
2013年,即墨市正式启动了即墨古城片区改造 在旧址恢复古城建筑轮廓 一座具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文化故里 重新焕发出有温度的气息 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建设 目前,即墨古城改造示范区已初具规模 100多年前即墨老照片中的古建筑 陆续揭开神秘“面纱” 
城墙砖的尺寸与即墨古城 挖掘出的城墙砖尺寸一致 系用黄土高坡的黄土烧制而成 与西安古城墙修复用砖同出一处 发展 跃居全省县域龙头,进入“全国视野” 2016年,即墨的综合竞争力、GDP已跃居山东县域第一位,经济发展增速达第二位,全省县域经济实力排名中,四年间上升了7个位次。 蓝色引领产城一体 今年2月14日,青岛蓝谷又传喜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教新城项目签约进驻,5月份将开工。其中,北航青岛校区将于2019年建成招生,一期即达一万名学生的办学规模……迄今为止,蓝谷已落户18个这样的一流大学项目。 高点对标融入青岛 通过产业融合,即墨已成功打造出“玫瑰小镇种植+加工+旅游”“太阳能小镇光伏+农业+科普”等项目。下一步,将加快培育“温泉小镇健康养生+旅游”“航空小镇生产+运输+旅游”等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 高点对标,高点对接,统筹发展,融入青岛,为县域经济拓展出优化、提升的发展新空间,提升着“即墨梦想”的品质,也在不断刷新着“即墨梦想”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