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朗温 H.霍尔:创新政策的经济学视角

 cugzxj 2017-08-06
  作者:布朗温 H.霍尔
  布朗温 H.霍尔(Bronwyn H. Hall)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荣休教授,是创新经济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她也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英国财政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访问学者,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技术与及创新经济系教授(2005-2015)。本文根据布朗温 H.霍尔教授在《创新经济学手册》中文版发布会和“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
  关于发明和创新的概念
  创新本身并不仅仅和经济有关,但发明和创新概念的理清对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创新非常有帮助。人们进行发明很多时候是由于好奇心或者创造的欲望,而不一定是为了带来经济收益。发明如果要成为成功的创新,并且被推向市场的话,需要经济方面的支持。
  关于创新这个概念,《创新经济学手册》给出了一个非常简明的定义:“把一个新的产品或者工艺付诸实施的第一次尝试”。欧盟对此的解释是:一个新的产品或者工艺,其对于市场或者公司来说是全新的,在过去三年当中被推向市场。
  如何量化研发和创新
  量化研发有许多指标,但最重要的指标只有一个,即欧盟在里斯本计划中采用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量化创新相对比较困难,欧盟采用了四个指标,第一个是单位GDP的专利数量;第二个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比例;第三个是高技术服务和商品对贸易平衡的贡献;最后一个是创新领域中快速增长的公司的就业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指标的统计口径是跟随时间而变迁的。
  很多国家在创新领域中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可以作为量化研究的依据。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希望找到反映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但现有的指标还不尽完善。
  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影响创新者的首先是融资成本,市场对于研发的投资回报要求非常高,创新者很难获得最初的启动资金。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就是说对于创新结果没有办法做出事前的准确评估,另外还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为一个创新的项目进行融资实际上成本很高,尤其是对于全新的创意和实验性的项目。
  从市场角度看,进行研发的公司资产随时间贬值率非常高。如果不能在研发竞争中获胜,企业资产贬值率很可能是百分之百。在现有的研究中这方面的风险往往被低估了。因此,政府应当努力降低创新的成本,同时促进市场给出合理的创新激励。
  影响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供给侧主要包括资本、投入、科学基础等,需求侧包括政府采购、消费者、产业等,环境包括市场和制度体系等。这些方面都意味着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创新供给侧影响因素
  1  对创新企业的投资:特别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在许多国家,这样的资金需要比较高的投资回报。
  2  税收减免和抵扣:主要针对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企业可自主选择方向。根据相关研究,税收减免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但税收减免政策主要只对盈利企业有效,如果企业没有或缺乏创新方面的竞争压力,该政策的效果会打折扣。
  3  政府研究基金:主要针对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由政府选择方向。相关研究显示:政府研究基金会对创新提供额外的支持,但某些情况下,政府投入的快速增长倾向于使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资增加,这种情况可能反而抑制市场驱动的创新实际效果。政府研究基金在欧洲的投入效果比较好,而拉丁美洲就相对差一些。
  4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有三个基本要素:资金来源、投资专长和创业企业。有效的风险投资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使风险资本能够及时退出。在欧洲国家,风险投资比研发基金在促进创新方面的效率略高;在美国等国家,风险投资的作用更大。
  5  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系统和移民政策。在教育系统方面:需要提供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提供有灵活性的跨界教育和在职培训,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如现代生物技术需要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能。在移民政策方面:技术移民有助于解决科技和工程方面的瓶颈,可以成为创业企业的来源。
  6  促进产学研合作:需要在公共科技研究机构和发明者或创新者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打破技术和商业化之间的鸿沟。地方大学对地方企业更加重要;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很重要;技术转移办公室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这些是许多国家创新政策比较薄弱的地方。
  7  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研究证实,专利相比较其他知识产权来说给予发明人的收益的保障力度是更大的。尽管专利对于发明人的价值很高,但是目前全世界很多公司仍然忽略它的重要性。
  创新需求侧影响因素
  1  市场规模: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中国产生一系列非常有竞争力的社交媒体公司,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有一个巨大市场。
  2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需要确实会影响创新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不同国家对创新的偏好。
  3  政府需求:包括国防、健康、能源等,从1945年以来,政府需求在美国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环境影响因素
  1  市场管理:完全竞争的市场可能会导致企业没有利润用于投入创新,垄断市场会缺乏创新的刺激和动力;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创新会首先增加(由于市场份额的增加),然后会减少(由于缺乏竞争的威胁);因此反垄断政策需要关注创新的活力和市场开放性。
  2  创新体系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汇率等)、监管环境(企业准入规范、技术强制要求如节能减排等)、产权保护(财产和知识)、教育系统、公共-私人研究互动、标准管理等,以上所有称之为“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调查研究工作
  早期的创新量化研究主要基于研发和专利数据,新的研究工作基于更加全面的创新调查数据。根据《创新经济学手册》所描述的方法,创新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创新调查最先在美国开展,现在已扩展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创新调查的主要问题如:市场上新的产品或工艺、新产品的销售份额;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每个工人的销售额或全要素生产率等。
  创新调查研究的初步结论
  企业创新强度往往随企业规模不变或减少。需求拉动通常对创新具有显著和积极影响,技术推动对创新具有积极而不显著的影响。研发特别是连续的研发对创新至关重要。许多企业的创新是非研发性的,尤其是在服务业。最大的创新支出是基础条件如设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而不是研发经费。创新与顾客及其他企业的互动相关。研发与生产率有关联性,简单说就是研发导致创新、创新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创新与生产率相关性较强,工艺创新则比较弱。出口企业的研发、创新和生产率通常比较高。不同类型的创新之间具有互补性:如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互补,内部研发和外来技术互补等。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雪莹博士整理。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