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研究】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之思考 ■傅亚成

 旷世缘q33hh84b 2017-08-06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工作圆满结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如此规模的全国展评审工作。让自己亲眼见证了中国书协办事谨严、公开透明的工作态度与服务大众的公平理念,为期五天紧张而有序的评审,让我非常感动!感动中国书协为全国书道同仁搭建了如此公平的展览平台;感动中国书协全体工作人员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感动主办方山东省书协缜密入微的组织安排;感动每一位评委、监审、观察员恪守廉洁自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的职业操守。

  此次楹联展是空前的,这从24000余件投稿作品中可窥一斑,足以证明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与受众。欣喜的是大部分作者都能以传统为基,五言、七言、十言以及近百上千字的长联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大字榜书与蝇头小楷相互映衬,小行草、小隶书、小魏碑争奇斗艳。或体势隽美,或清丽古雅,或潇洒灵动,或奇趣逸宕。令人欣慰的是拼接染色之风有所遏制,用纸也较以前静雅肃穆许多。综观此次楹联展有几个亮点:一是唐楷大字作品不再孤寂沉默,有许多在法度中又融入个性语言的作品脱颖而出而备受关注。二是一些作者尝试自撰佳联,文辞对仗,工整严谨。三是楷书作品水平较整齐且能根植传统,唐楷面目有回归之势,法源清晰,气息古朴,难能可贵。随着中国书协评审制度的逐步完善,评审变得更加科学、高效、透明,形成了一套规范严谨的评审体系,愈发彰显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审理念。此次评审为避免遗珠之憾,每个环节都谨严有序,可以负责任地说,此次评审无论作者年龄长幼、功力深浅、尺寸大小、水平高低,没有一件作品不是经过两组评委两次审看,哪怕是只写一尺的“微”联,评委都是仔细审读,再做出取舍。每位评委尽职尽责地对待每一件投稿作品,因为大家深知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凝聚着作者的辛苦劳动与智慧结晶。评委们唯恐挂一漏万,经过几轮的反复打票及文字审查,最后评出入展作品300件,这些入展作品无疑代表了此展的最高水平。然而几天评审下来,还是发现了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这里不揣浅陋与大家分享,以期在日后的展览中加以修正与改进。

  一、楹联概念模糊

  在此次投稿作者中,有许多作者书写水平极佳,而在作品审读环节被发现硬伤,所写联句平仄不符,甚至有的作者擅自改动一些名联,弄得文辞不通,令人匪夷所思。最后评委还是忍痛割“爱”,这样的作品不在少数,实在令人惋惜……

  楹联者,是指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多被运用在宫殿、园林、厅堂等建筑物上。其文句可以写景状物,或抒情明志,借以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情思,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人、文、艺的追求。而诗词中的对仗词句严格来讲不能称之为楹联,只能称之为对联。当然,在此次楹联与对联的界定中还是给予一定的宽泛度,只要合平仄、讲对仗、无错字的作品都予以通过。对那些带有明显硬伤,如平仄不合、对仗不工且有错字的作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所以广大作者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上几点,能自撰者自撰,文学修养与积淀不足者,宁可抄录古今楹联也不要秀令人感到晦涩难懂的所谓自撰联。还有相当一部分作者写的根本不能称之为对联,本来将上下联写好题个款就很好了,而一些作者总觉得“分量不够”,于是就毫无顾忌地题上与正文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且一会用墨、一会用朱砂,令人费解。还有写完正文粘好后,在中间部分大量题跋又随意钤印,更有甚者,仅单排题款就多达四行,这种“无厘头”式的作品肯定被淘汰。

  二、随意造字


  三、龙门对扎堆

  凡书写龙门对参展的作者都是功夫较好的,这一点我能理解他们的初衷,他们本意是想让评委感知创作实力,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大家都如此想,便形成“撞车”的局面。于是乎小行草、魏碑、小隶书、小楷的龙门对长联铺天盖地展现在评委面前,内容几乎都是《长沙天心阁长联》《武昌黄鹤楼长联》《江津临江楼长联》,等等,若单看每件作品都有可观处,也不乏颇具创作实力的中青年书家。然而此类作品如汗牛充栋,就让人有点“倒胃口”了,且书写风格雷同,很难分出张三、李四。最后,一些写龙门对的作者纷纷落选,不能不让人深思……

  四、取法同质化严重

  展览时代下的书法创作,很容易造成面目雷同,有时想避开都来不及,若再追一些入展作者的书写风格则如“近亲繁殖”,仅就“八届楹联展”投稿作品来看,这种现象仍是顽疾。诸如小隶书基本都是取法《礼器》《曹全》二碑,大字隶书取法《张迁》《好大王》居多,小行草取法二王、苏轼者较多且行草趋于程式化而个性缺失,魏碑几乎都是打格书写,且书写风格与取势相同,很难分辨彼此。小楷作品可谓精细工整,然整饬有余而空灵隽永不足,小楷作品投寄楹联作品展值得商榷。

  五、作品尺幅五花八门

  当下中国书协的展览尺寸基本上都规定六尺以内即180cm×97cm,而此次楹联展将尺寸放至230cm,什么概念?聪明人肯定能从中读出些信息来,就是要充分体现楹联的特点。许多作者可能未领会其意,也可能为了出奇制胜,故意将作品写在三尺、二尺,甚至写在一尺左右的纸上,真不知作者是何初衷!评委们无奈地称此种为“微”对联。还有一种现象不容小觑,投稿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作者书写的作品根本不能称之为对联,随意在完整的楹联作品上胡乱题跋,一小堆、一大片地题上与作品毫无任何关系的跋语,真可谓喧宾夺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回想几天的评审,似有一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虽然拼接染色之作呈下降趋势,但新问题仍不可轻视,面对上万件投稿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真正能静下来写字与深挖传统的寥寥,更多的是故意扭曲夸张,加之套路化、概念化、同质化的相互蹈袭现象令人堪忧,此现象希望能引起书道同仁与有识之士的深度关注与思考。仔细想来,还有许多作者为了形式而“形式”,做“画蛇添足”式的“包装”,令人无语……究其因,首先是心态浮躁、急于求成。二是作者对传统缺少敬畏之心。纵观历代书家无不是池水尽墨、笔成冢、墨成池。智永三十年临池不下楼,米芾集古字,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最终让历史铭记。古人的习书历程无一不在述说着成功的不易与艰辛。若没有皓首穷经、青灯黄卷的痛苦坚守,又怎能屹立于当今书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因为书法是文化,靠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经年累月的刻苦临池。故,时流易趋,古意难学,临帖的目的是得古意,有出处,学书要遵循孙过庭《书谱》的八字“箴言”,即“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心不厌精即是永远保持艺术的敏感度与创造力,不断提升审美趣味;手不忘熟即是必须临习不辍,通过临古使自己技艺升华,才能由技进道而表现完美。

  中国书法艺术从古到今,从书斋把玩到展厅悬挂,从实用书写到为展览而书,的确发生了根本改变。但书法所承载的文化与传统,无论何时都历久弥新,这是书法的灵魂。虽然当下书法创作日益繁荣,人才辈出,然,“技术崇拜”的无限扩大,消弱了书法本体的实质属性。古人临池物我两忘,心手双畅之惬意、秉烛游心之淡然,时下人很难体会其妙,更无古人闲庭信步的悠然心境。过于强调个性而异化了传承有序的传统经典,形式设计的强化,削弱了书法本真的自然。揣摩评委好恶,搜罗奇纸、反复打磨,工艺化倾向依然严重,使得当下书法作品可视不可读。这与中国书协倡导的“根植传统,艺文兼备”的主旨背道而驰,与书法所载之“道”渐行渐远。

  故,在引起高度重视的同时,每个书法人都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深挖传统经典,在稳定中渐变,意与古会。如此创作出的作品既见作者传统功力,又具内在可读性与外在可观性,给人不仅是感官上带来愉悦,更能得到艺术与精神的双重享受,从而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使观者赏心悦目的同时进入书家内心世界游目骋怀。

  我们欣逢盛世,有义务有责任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文化担当,为此我坚信,中国书法“根植传统,艺文兼备”的美好“春天”为时不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