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到为人父母 居然不用经过考试, 就觉得 真是太可怕了。 ”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我是一个路人,住在平田村。村里经常有一群妇女聚在一块聊天。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点——怀中都抱着一个婴儿,这种现象每天都能碰到。 今天,我在村委楼前走过。和往常一样,仍然碰到一群妇女聚在理发店前聊天消遣。不同的是,今天在这群妇女小孩中出现了几个穿着绿色马甲的人,貌似他们是村委这边新来的社工?带着好奇的心,我走上前去。 眼前荧光板写着“‘育儿有道’婴幼儿抚育小组”。 看到一名社工正在和妇女们在讲着些什么,便上前,想听个清楚。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实验——双胞胎爬楼梯实验。实验是这样的。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先让哥哥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未满一岁)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弟弟在出生后的第53周(满一岁)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哥哥练习了八个星期,弟弟只练习了两个星期,大家猜猜是哥哥训练得好还是弟弟训练得好?” 妇女们在一旁照顾小孩,一边听着社工发言。 “应该是哥哥吧,他练了八个星期两个月,应该爬楼梯的速度会比弟弟快一点。”其中一位妇女答言。 “结果是弟弟训练的比较好。” “这个心理学实验揭示了一个规律是:只要儿童的生理成熟了,教育就会变得事半功倍。哥哥在未满一岁前就开始练习,在一岁前都没学会走路;但弟弟在一岁后……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待孩子生理成熟后再进行学习也不为迟晚。” 我在一旁听着,觉得挺新鲜,也挺有意思。 “那么,这个发展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几岁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发展到什么水平’,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呢?” 社工说着,从一旁拿出一本由A4纸打印的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然后分发给在场的妇女,我也拿了一份来翻看书里面的内容很详细且通俗易懂,简单且易行。 内容截图 “这本书的内容是由教育部2012年专门为3-6岁儿童制定的,这节小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可以先拿这本书回去先看看,下一节我们再来一起学习。” 结束后,我便上前和社工进行多一点的了解。 “我们社工日常在社区内经常能发现带着婴幼儿的妇女在路边闲谈,且大多为年轻母亲(少数为老年人代子女照顾)在照顾自己的小孩。此群妇女为流动妇女,日常交流时缺乏系统的育儿经验交流与科学的育儿方法,往往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碰到某些具体的抚育问题情境时会难以解决。针对此需要,社工便以此契机开了这么一个妇女的“婴幼儿抚育”小组。”乐益行黄社工如是解释。
在这之后,几次路过仍然碰到这几个社工与妇女们聚集在一处。看到这些情景,就想起在路边经常看到一些小孩打牌,觉得不该是这群小孩应有的生活方式。 尽管我是一个普通的本土村民,靠收房租就有不错的生活啦,我相信这群妇女中有吃穿不愁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这群妇女在经过此次小组后能学会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好好引导儿童往健康生活方向成长。
注:“育儿有道”婴幼儿妇女小组:于7月14日、18日、26日、27日开展。 本次小组旨在促进家长交流学习分享育儿经验与技巧,提升看护者与婴幼儿的亲密关系度,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益作者 ▏猜想者 益编辑 ▏益点点 益排版 ▏猜想者 审核 ▏ 王静 公告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