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立秋时间2017年8月7日,15:39:58农历 2017年六月(小)十六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能过好! 保您一年“健康幸福”,平安顺遂! 先收藏,再群发,功德无量!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并且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便纷纷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就更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以备一整个冬天的使用!因为这个时候艾灸,事半功倍! 
那么,你想要达到艾灸养生功效最大化就要抓住两点: 1.天时:立秋正值扭转之机 2.穴位:立秋前后主打哪些穴位才有效,要知道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取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按照传统的说法,秋天物候干燥,人体就需要滋润,所以,眼下季节适宜多喝具有滋润肺腑的汤,或者是粥。特别是女人朋友,经常喝一些适应的汤或粥,既能养生也有美容的效果。

功用: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 做法: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

功用:汤烧出来的正色是奶白色,很浓很白,女人喝最好,具有美容,滋润效果。 做法:先将水烧开(水量超过材料一倍),姜片、螺肉、鸡块放入,大火烧半小时,然后中火两小时,然后将切成小块的蜜瓜放入,再中火半小时即可,此时的汤水约为最初水量的一半到五分之二。

功用:沙参玉竹都是润肺的,这个汤对烟酒过多、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有帮助。 做法:基本做法同上。就是先将鱼尾洗净,放入油锅(少许油)两边煎到金黄色。水烧开,将所有东西放入开水中,大火烧半小时,然后中火一个半小时即可。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扁豆、山药等↓ 
注意:知道什么叫秋燥症吗? 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注意!女性读者要注意保养皮肤: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肺! 
在饮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