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奸臣的后代居然在先祖面前说出来这样一段话!!!

 思明居士 2017-08-06

我到坟前愧姓秦

— —楹联中的修身

意在修身的对联古已有之,作者多是将其挂在书房以自勉。不仅如此,我们在很多名山大川或寺庙中也经常看到有益于人们修身的对联。

比如,在杭州西子湖畔民族英雄岳飞的墓前,有一副千古绝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副联出自乾隆年间的状元秦大士之手。

有一年,秦大士和朋友来到栖霞岭下的岳飞墓前,朋友们指着坟前下跪的秦桧等铁人铸像,与他开玩笑说:“秦兄,尊祖这般模样,你作何感想呀?”

大家都知道,秦桧是南宋的大投降派,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朋友们之所以将其扯成秦大士的祖上,也不是没有根据的。据说,秦大士在当年科举考试中勇夺第一,试卷呈送到乾隆皇帝那里,乾隆看后也非常高兴。

但是,他看了秦大士的籍贯和姓氏后,就联想到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的奸臣秦桧,于是便召来秦大士,直奔主题:“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听后,心想:“我若回答是,恐怕招来龙颜大怒;我要是说不是,岂不犯了欺君之罪?”

想到这里,秦大士十分诚恳地对乾隆皇帝说:“皇上,那毕竟是上几个朝代的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大清的天下,臣最应该做的是效忠皇上。”乾隆皇帝一听,心里也就全明白了。他也很欣赏秦大士的态度,因此没有再犹豫,立刻点了秦大士的状元。

这就是秦大士的几个朋友在岳飞墓前说他是秦桧的后代的原因。不料,秦大士并没有因朋友们的玩笑而生气。他略一思索,便挥笔写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清代的曾国藩立志践行儒家“内圣外王”之道。除了受曾府“半读半耕”的家风陶冶外,曾国藩终生以古人为鉴,克己修身,并由此得出诸多为人处世的秘诀。这些秘诀使他能独步官场,挺立于权力斗争的旋涡中而不败。在他的书斋里,有这样一副联: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下联自勉,道甘从苦来,人要吃苦耐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从前,有一个财主少爷,读了几本书,就喜欢耍小聪明,爱拿他那“半瓶子醋”戏弄别人。有一天,他外出游玩,见一位年轻貌美的村妇在木桥上淘米,便嘻嘻哈哈地对村妇说了一个上联:

乔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这是一副合字联的上联,从合成大桥的“桥”字说起,到合成阿娇的“娇”字结束,以此戏弄村妇。这显然是欺负村妇不懂对联之道,想占人家的便宜。就在这位少爷等着看热闹的时候,只见那村妇站起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张口就对道:

良米就是粮,没米仍读良。舍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子,子不敬老娘

村妇一点儿也没含糊,从合成粮食的“粮”对起,到合成老娘的“娘”结束,十分泼辣地回了一句“老娘虽爱子,子不敬老娘”。这少爷不是自取其辱嘛!

因此,我们做事首先要做人。这非常符合儒家的观点:要仁义待人,尊重别人。孔子提倡推己及人,以恕道待人,就是说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进而演绎出“仁”、“义”。“仁”是以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义”是用对待自己利益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的利益和社会大众的利益。这样,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你。这也和农民种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孙丹林所著的《少年读楹联》目前已经结集出版,大家可以在本文末留言,截止到明天17:00,如果您的留言点Zan数排名第一,且点赞数达到50个,即可以免费获得《少年读楹联》图书一本!

没有中奖的小伙伴们不要着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购买这本《少年读楹联》,不要错过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