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雁荡(韦泱)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7-08-06

名胜之地雁荡山,虽多次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但亦留下了对大龙湫、小龙湫等景点的美好印象。后读温州籍诗人赵瑞蕻先生的诗《梅雨潭的新绿》,亦勾起对这片景色的清晰回忆。近日,在居家附近的丽园路上,忽见新开了一家“犀牛书店”,遂踅入一观,咦,书架上还有不少旧书出售呢,这可是我的最爱。随手翻阅,倏见一册书名为《雁荡》的旧书映入眼帘,汉隶风格的书名遒劲有力,下印“马公愚题”。马在文革早期已去世,这册《雁荡》应是五六十年代间的产物。头脑中这么一闪念,赶紧把书抓在手,生怕被人抢去似的。

《雁荡》淘下携归,仔细捧读,却发现此书没出版单位,没印数和定价。全书最后一页的下端,有类似版权页的信息,书名下印着“浙江省乐清县雁荡管理委员会编辑”,下面分三行印着:“公私合营上海市综艺照相制版厂制版,公私合营上海市邑庙区第一印刷厂印刷,19599月上海第一版”。这说明,此书的诞生地在上海哪。而邑庙区后来并入南市区,南市区近年又并入黄浦区。时事更替,昨是而今非了。在上海印制的《雁荡》,请沪上温州籍著名书法家马公愚先生题写书名,亦在情理之中。书的“目次”后面,首先是“雁荡概说”,以一千五百余字,简要介绍雁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景名胜、珍稀特产等。当然,也没忘记晒晒革命内容:“不但风景优美,并且在人民革命史占着光辉灿烂的一页。早在1929年大革命时期,党开始引导广大群众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19383月间乐清县党的中心支部就在雁荡附近的朴村诞生。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成为我浙南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的革命重要根据地之一,发动人民,坚持对敌斗争。广泛地开展游击战,击溃敌人的猖狂进攻,成千上万党的优秀儿女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表现了英勇的、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这给名山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最后是前景展望:“为了进一步美化雁荡,锦上添花,我们本着发展生产和建设雁荡相结合的精神,目前正在积极进行规划中,未来的雁荡山将成为一个‘四季花香、绿荫夹道、果木成林、五谷丰登’的人间仙境。”《雁荡》一书共七十页,除了五六页手绘风景区游览路线,大多是图片加简洁的文字说明,把它看作一本画册亦未尝不可。封面是彩照“大龙湫”,为雁荡第一胜瀑,清代袁枚曾有“龙湫之势高绝天”的诗句赞美之。打开内页,上部是明代画家唐寅所作《雁荡图》。下部是现代画家贺天健的诗词手迹与国画《雁荡显胜门》。景点照片的文字,配得或富诗意,如梅花椿:“梅花椿在净名谷内,兀然而立,亦曲亦倚,意态万千。”或蕴掌故,如仙姑洞:“又名穹明洞,为雁荡山北境尽处。洞分二门,结构奇特。相传清同治年间,有少女李贞莲为了抗拒地霸强娶,在此投岩殉身,后人尊为仙姑,因而得名。”书中选刊了景区的碑石,如明朝天启年间陈仁锡的草书“花村鸟山”碑刻,清咸丰年间江叔的七联诗碑等。书中间有不少风景艺术照,如《雪景》《悬崖采药》《西池晚霞》等。我在书中还看到两幅老建筑图片,一幅是山脚下一幢两层楼的办公房,正门顶端嵌有大大的五角星,文字为“浙江省乐清县雁荡山管理委员会”,另一幅是山区响岭头村的雁荡中学。时光漫过半个多世纪,这些当年古朴而敦实的建筑,不知今日还遗存乎?

《雁荡》最后也以书画作品压轴,作者是永嘉人、现已九旬高龄的上海老画家林曦明先生,他的国画题为《小龙湫雨后》,旁边是他的书法“江山多娇”条幅。《雁荡》的主事者把此书放在上海印制,又以温州籍的两位上海书画家题签封面、绘画作书,为《雁荡》增辉,可见对上海情有独钟,抑或是两地的渊源在焉!书后还有短短的《附言》,如同后记,照录如下:“《雁荡》一书终于出版了,作为我们向伟大的国庆节十周年献礼。因时间短促,以及编者政治艺术水平的限制,可能有很多方面令人不够满意,缺点和错误亦是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这些照片绝大部分来自摄影业余爱好者之手,同时由于雁荡风景晨夕阴暗,倏忽万变,这些照片仅能表现名山之万一。望请各地摄影名家、旅行爱好者多赐佳作,以便再版时,能更好地介绍祖国锦绣河山。让我们这本书的出版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我迟至今日才得见小我一岁的《雁荡》,如说有“不够满意”之处,我的想法也权作“马后炮”。当年如此图文并茂的好书,为何不经由正规出版社正式出版呢,以扩大雁荡名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许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所限,图片印制的效果还差强人意。不过,半个多世纪过去,模糊点的图片影像,让人觉出它的旧气,亦显出时间的沧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