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结标本

 负鹏载舟 2017-08-07

寒匮


长期的医疗实践使先贤们发现,在四肢末端的经脉起(止)穴,或是肘膝腕踝以下的经穴,大都具有特殊显著的治疗作用,从而总结出经络的根结标本理论。根结标本理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它与四气街理论共同奠定了全身特定穴和临床针灸取穴配方的基础。《灵枢·根结》篇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灵枢·卫气》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也。”元代《标幽赋》中说:“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可见根结标本在诊断治疗方面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是经络学的重要内容。
一、根结标本的涵义与内容
根、结、标、本是古人用取类比象的手法形象地对经络脉气的始生和脉气结聚处进行的描述,并寓以深刻的天人相应观。具体而言:根是经脉中“脉气之所起”部,即十二正经的井穴;本则是包括井穴在内的一段经脉。根和本都在四肢肘膝之下,所以称之为四根。结是经脉中“经气的终了”,脉气之所归,分布在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犹如树木之枝叶果实。标的意义与结相似,增加了背俞穴,从而更增强临床实践意义,笼统而言,头、胸、腹即为“三结”。
  根结标本突出强调四肢末端(段)与头面、胸、腹之间的联系,既有五官又有内脏,其气运行不同于气血循环流注,是一种经脉纵向上下的分部联系。[见表1]
  《灵枢·卫气》篇详细记述了十二经标本部位。[见表2]
  何以文献中只有足六经根结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根结理论直接源于《帛书经脉》和临床。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都缺手厥阴经,其经脉之气皆由四肢流向头胸腹,没有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流注循行。手三阳与手二阴经不能形成两两相对的表里关系,故而省略手经,只写足六经的根结。为使根结理论更完全,笔者补出手六经的根结部位相应穴供参考讨论。[见表3]
二、根结理论的形成 
根、结除了部位的上下概念外,还有生命运动与四时相应的含意。
  1. 古人由根结脉气的变化不同,而进一步用“水流”来表述脉气量的变化,这就是《灵枢·根结》篇中的“根”、“溜”、“注”、“入”。“根”即“井穴”,本经脉气之所出处,如水之出泉;“溜”,《说文》云:“绝小水也”;“注”,《难经集注》云:“如水之汇集而流注”。所“溜”之穴即指手足三阳经的“原穴”,“注”一般指手足三阳的“经穴”,“入”在经脉的下部全部为“络穴”。现今常用的“五输穴”即是根、溜、注、入的进一步具体化。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但缺手厥阴经的五输穴。晋代《针灸甲乙经》中才补齐十二正经的五输穴。总之,人体的特定穴是由根结理论发展而来,是生命现象的具体体现。
  2. 根结与四时相应。根结是以植物来阐述经脉的纵行上下关系,必然受四时变化的影响。《灵枢·根结》篇曰:“天地相感,寒热相移”,经脉之气“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明确揭示在临床治疗中,应考虑四时阴阳变化对经脉根结各部的影响。秋冬主收藏,经气深于根,即井、荥等穴。春夏主生长,脉气盛于结部浅表。故而春夏宜浅刺且易得气;而秋冬多刺深,多灸刺四肢部的穴位。
三、标本理论应用概况
1. 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五脏六腑所出之处……皆在五输”。临床切脉独取寸口做为四诊之一,不用赘言。五十年代日人赤羽幸兵卫用线香灸十二井穴和原穴诊法,经穴测定仪的大量使用及九十年代研制出的各种与电脑联机的经穴测定仪,皆是用测患者“原穴”电的变化诊断疾病。再如胆囊炎可在阳陵泉;阑尾炎在阑尾穴;肠炎在上巨虚均可发现有压痛,或条索状物,辅助诊断极有俾益。
  2. 用于急救:《灵枢·卫气》载:“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这些急症的治疗当“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如气火冲逆血郁于上,肝风煽张,痰浊壅盛的中风闭症,治用十二井穴放血,泻热开窍回厥。井穴为根,放血可以决壅开闭,按通三阴三阳经气,使阴阳迅速归于平衡,另外泻肝原穴太冲,镇肝降逆潜阳熄风;刺心包经荥穴劳宫,降心火安神魄;刺丰隆阳明络穴振奋脾胃气机,蠲浊化痰。其他如霍乱重症、绞肠痧四逆症、中暑昏厥皆可用十二井穴放血分别配伍合谷、委中、曲池等穴。咽喉暴肿、喑不能语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配曲池、列缺、廉泉。
  3. 五输穴和原络配穴法治疗常见病。临床常使用的“远道取穴”法遵循了《灵枢·终始》篇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五脏之疾取之十二原,合治内腑的原则,奇经八脉的交会穴也是最常使用的穴位。无论原穴、络穴、五输穴,还是八脉交会穴都在四根。调其根,治本澄源,使阴阳气血归于平衡,疾病可以痊愈,这同样是依照根结标本而刺的具体方法。
  在经典著作中,这类取穴法俯拾即是,如《素问·咳论》曰:“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灵枢·五乱》云:“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灵枢·厥病》“肾心病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灵枢·热病》记载:“热病而汗出者,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癃,取之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即照海、大敦)。《针灸大全》所载的千金十一穴歌诀,以至于四总穴,更是尽人皆知且久用不爽。近代采用远道取穴法的临床报道极多。例如:取公孙、内关毫针刺治胃下垂有效率达92%。孔最、鱼际电针治喘,取至阴校正胎位,效果显著,简便易行,著名老中医金针王乐亭,常用的手足十二针方即是选五输穴配伍而成,临床对半身不遂、高血压、痹症均有效验。应用表里两经原络配穴,也是一种重要配穴法,这种从“根本”取穴治上部和脏腑病,犹如浇灌大树之根,少取穴良取效。另外临床远道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的配穴法,符合根结际本的理论,如中渚配听宫治耳鸣耳聋,厉兑、头维治头痛,中脘、丰隆化痰和胃等。
  4. 根结标本理论用于保健。《外台秘要》曰:“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我们祖先采用艾灸,摩擦脚掌、健身球等,皆有刺激根部井穴和经络,达到疏通气血,协调阴阳,健身长寿的作用。磁疗拖鞋、足底按摩筒及日本的裸足行走鹅卵石小道健身法,其理皆出一辙,贵在持之以恒。
  5. 通过根部研究经络的实质。山东医学院田道正氏应用激光激发井穴,再通过叩击证实隐性感传。他认为:“隐性循经感传的存在,予示着经络实质系进化原始的初级传导系统”。祝总骧教授采用脉冲电刺激井穴,五分钟后叩击皮肤以寻找经脉线,证实隐性感传线(LPSC)几乎人人都有。中国中医研究院孟庆壁教授在根或本部穴位注射核同位素,然后用γ闪烁照像机照像,结果手足三阴经与文献记载重合率达75~87%;手足三阳经重合率约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