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文言实词详解(45个)第一波

 北音清越Alan 2017-08-07

                    重点文言实词详解(45个)第一波

1

褒  义

对  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爱护

对  物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喜欢

贬  义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吝惜

2.

本  字

具  体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倍数

抽  象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加

通  假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违背

3

动  词

对  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防备

对  己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具备

形容词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详尽

4

具  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靠近

抽  象

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比较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等到

5

名  词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形容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地位低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浅陋

动  词

鄙其为人。(轻视

6

古  义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今  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7

名  词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疾病

动  词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担心,忧虑

形容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8

动  词

具  体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观察

抽  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考察

形容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9

本  字

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竟然,简直)

通  假

曾益其所不能。《愚公移山》(通“增”增加)

10

名  词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真诚、真心

副  词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确实

连  词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

11

常  用

本  义

洒扫庭除。(台阶

引  申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整理

特  殊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任命官职

12

基本义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别

联想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言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托辞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计较)

13

本  字

具  体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

抽  象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听从

虚  化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介词,由

通  假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通“纵”缔结盟约

14

实  词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危险

虚  词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几乎,近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大概,恐怕

15

动  词

本  义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两者相抵

引  申

当窗理云鬓。《木兰辞》(对着,向着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

介  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方,值

副  词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应当

16

常  用

中  性

具  体

名  词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路

动  词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

抽  象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方法、道理

褒  义

倍道而妄行。(道义

特  殊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7

具  体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获得)

抽  象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具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能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应该

18

字音一

名  词

具  体

用之无度(限度

抽  象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制度

动  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

字音二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衡量

19

副  词

事实性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并未

是非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不是

形容词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错误的

名  词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过错

20

具  体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恢复

抽  象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21

本  义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依仗

引申一

中  性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用背驮东西

贬  义

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违背、背弃

引申二

具  体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覆盖

抽  象

中  性

而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淮南子·主术》(担负

贬  义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蒙受、遭受

22

实  词

名  词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覆盖物

动  词

具  体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覆盖

抽  象

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

虚  词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大概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大概因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句首语气词,无义

23.

形容词

本  义

豫章故郡。《滕王阁序》(过去的

引  申

指  人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交情

指  物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原样

名  词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

连  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此

副  词

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

24

本  义

野有麦场。《狼》(回头看

引  申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看见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拜访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列传》(顾及,眷念

25

形容词

指  物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坚固

指  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

动  词

对  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使……坚固

对  己

君子固穷。(坚守

副  词

具  体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

抽  象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

26

常  用

具  体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回家

抽  象

寡人闻古之贤人,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就下也。《勾践灭吴》(归附

特  殊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女子出嫁

27

今  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

古  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岳阳楼记》(国都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地域,乡土

28

本  义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

引  申

动  词

本  义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逍遥游》(超过

引  申

对  己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过错

对  人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

形容词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过分

名  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过错

29.

今  义

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

古  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遗憾

30.

名  词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忧患

动  词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屈原列传》(担忧

31.

动  词

一  般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聚会,会合

特  殊

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盟会

副  词

会天大雨。《陈涉世家》恰巧正好

32

今  义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许

古  义

代  词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人

副  词

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时

33

名  词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疾病

动  词

中  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讨厌,憎恨

贬  义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嫉妒

形容词

常  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速

特  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宏大

34

动  词

具  体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得上

抽  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比得上

介  词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等到

连  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35

古为今用(假借)

开仓廪,假贫民。(

36

字音一

空  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中间

时  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字音二

动  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副  词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

37

本  字

动  词

对  物

吾未见其明也。《师说》(看到

对  人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拜见,参见

被  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  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放在动词前,相当于“我”)

通  假

才美不外见。《马说》(同“现”,显露

38

具  体

自  动

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他  动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庖丁解牛》(剖开

抽  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解答

39

本  义

持就火炀之。《活板》(靠近

引  申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就任,赴任

瞬息可就。《活板》(完成

40

动  词

本  义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举起

引  申

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举荐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攻占

形容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全、尽

41

本  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引  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以为妙绝。《口技》(极,最

42

具  体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忍受

抽  象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可以

43

本  义

具  体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攻克

抽  象

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引  申

克己奉公。(克制

44

古为今用

(欲盖弥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越,更加

古为今用

(弥天大谎)

舸舰弥津。《滕王阁序》(满,遍

45

本  字

副  词

原则性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赤壁之战》(不,不要

事实性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没有

代  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没有谁

通  假

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同“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