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低龄化趋势的诱因

 释迦牟尼佛1 2017-08-07

去年WHO发布一组惊人数据,称中国在已有的1.1亿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上,有5亿以上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也就是说,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口处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

糖尿病虽然只占总死因的2%,但是作为影响全身各系统尤其是心脑血管的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不可忽视。

据说世界上几乎是每十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死亡,仅在中国,每年就占总死亡人数1030万的8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每年导致100万中国人死亡。而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死亡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现在为什么有些未成年人也患上糖尿病了呢?显然,这些孩子是不存在肾虚这个疾病诱因的,那么只能从日常的饮食上去入手寻找症结所在了。虽然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讲,很多病都有遗传的因子。但是我认为,糖尿病不尽属于遗传性疾病,更多的诱因是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性所致。

各种饮料是诱因

通过一些问诊发现糖尿病与冰镇饮料有很大的干系。曾遇到一位在网吧晕倒的初中生。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其父母甚为疑惑。因为孩子的父亲曾经在我这治过鼻炎。所以就带孩子直接来我诊所看看有什么建议。经问,孩子平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偶尔上网游戏,但基本都在父母的控制下,三餐也无肥甘厚味,家族也没有糖尿病史。后来无意间从其家长口中得知孩子平时基本不喝水,常喝饮料尤其夏天更是冰镇饮料常备。于是嘱托他从此以后不要再喝任何饮料了,渴了就喝白开水。找到了致病的原因,治疗起来就有的放矢了。按照温脾暖肾的原则,我给他开了一些汤药调理,短时间内就基本得到了控制。虽然在调理期间,病情也有起伏,但整体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无独有偶,这两年陆续收治了好几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问诊中得知,基本上都有以饮料代水的习惯。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虽然这类患者的糖尿病的形成有很多因素,但是长期以饮料代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实际上,有很多病在人体内潜藏着,如果没有外在的诱因去激发,有些可能终生都不会发作。此案中冰镇饮料就是元凶。按中医的观点,青少年元阳未泄,不应该存在肾虚的问题。但是这些小患者的身上又确实有着明显的肾虚症状,那么他们的肾虚因何而来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长时间饮用碳酸类饮料会造成人体内钙的大量流失,而钙的大量流失,在中医看来就是阴精的流失,会造成肾阴不足,从而就导致了肾虚。同时,饮料经过冰镇之后,寒气袭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会直接伤及脾阳和肾阳,最后呈现出来脾肾阳虚的征候,并且出现一系列的阳虚症状。女生还会造成宫寒引起痛经不孕等。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需要家长用心去温暖呵护他们,不要因为一罐饮料而毁了他们的一生。为人父母的切莫因为孩子不爱喝水就听之任之,有的父母甚至认为给孩子买饮料才不会委屈他们,这种疼爱实在是大错特错。因为水才是生命之源,是任何饮料所替代不了的。写下这篇短文,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看到它,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如果孩子不爱喝水,非要喝饮料的话,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自制的家庭饮料。

用生黄芪30g,大枣15枚,枸杞子10g,乌梅3枚,山楂10g,生甘草3g,陈皮3g,鲜薄荷38,再加冰糖30g,煮水喝。有健脾益气,酸甘化阴,生津止渴,理气温中的功效。这样做成的饮料,不含有任何食物添加剂,又不含蔗糖,对牙齿还有一定固护作用。喝起来清香爽口,还能祛除口气。上述的方子配好后,可供全家饮用一天,既能解渴,又能调理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因为上述的药物大都偏温,即使放凉后饮用也不会引起牌胃的不适。常喝还能增加食欲,那些为孩子偏食厌食而头疼的家长不妨一试。当然这只是一个代茶饮,无法替代水。

常喝饮料不仅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大,其实对成人的影响也不小。人体处在弱碱性时,状态最佳,碳酸饮料会导致人体酸碱失衡,发胖。长喝还可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除文中说到的儿童,新婚夫妇以及老人最好也不要喝。新婚夫妇也要慎喝碳酸饮料。因为多数碳酸饮料中都含有较高成分的咖啡因,咖啡因在体内很容易通过胎盘的吸收进入胎儿体内,会危及胎儿的大脑、心脏等器官,同样会使胎儿造成畸形或先天性疾病。即使婴儿出生后,哺乳的母亲也不能饮用碳酸饮料。因为有些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也能随乳汁间接进入婴儿体内危害婴儿的健康。老年人也不宜饮用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有利尿作用,可使钙的吸收减少一半。老年人经常饮用碳酸饮料,会加剧体内钙质的缺乏,引起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另外,饮含咖啡因的饮料过多,会使血脂升高,容易加剧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多饮,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对吸烟者来讲,咖啡因在尼古丁诱变物质的作用下,易使身体某些组织发生突变,甚至导致癌细胞的产生。为避免上述危害,应改变吸烟同时饮用碳酸饮料的习惯。

儿童肥胖是杀手

另外儿童肥胖超重,更是可怕的杀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肥胖和超重率明显上升,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也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分别增长近5倍和14倍。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报告显示过多的摄入、和缺乏运动、成为最大诱因。值得一提的是肥胖者90%以上都 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

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预防和避免糖尿病是没有捷径的,放任糟糕的生活习惯只会换来糟糕的身体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