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表了一篇《东北话的历史:原来东北话是东北地区民族大融合的语言》有读者问,营口大连不属于东北话么?下面这篇文章诠释了上面的疑问。但是我感觉营口大石桥话更接近鞍山海城一带官话。 胶辽官话,俗称胶东话(各地有各自的叫法,如大连话、烟台话、青岛话等),是胶东地区和辽东地区的当地语。胶东地区在商朝时期是莱国的所在地,因此胶东话也被称为“莱语”。莱国在齐国以东,而当时莱国又被商朝称为“莱夷”,所以成语“齐东野语”正是指当时的胶东话——今天的胶辽官话——莱语。 胶辽官话从它的根据地 —— 山东半岛地区,跨海散播到东北地区,完全是由于清代以来,山东人口大量迁移东北而造成的。 “辽东半岛的移民主要来自山东登州府和莱州府,迁入时间集中于清朝早期和中期。胶东半岛移民的方言奠定了大连、丹东、营口方言的基础。”胶辽官话是官话方言中相当特殊的一支,其所分布的山东半岛地区是汉语方言中声母塞音和塞擦音发音部位分类最细、古今声母对应关系最为复杂的一种方言,这个地区声调的古今关系也很特殊,有多项古同一调类声调无条件分化的现象。 胶辽官话是中国官话方言的一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和鸭绿江下游地带以及连云港的赣榆区。 胶东话是从外地带入胶东,辽东话是从胶东带入辽东。历史上在一些地区如黑龙江省还存在过个别胶辽官话的方言岛,但渐渐都消失在周围方言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胶辽官话内分登连片、青州片(青莱片)和盖桓片(营通片)。 胶辽官话是中国官话方言的一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在黑龙江的二屯、虎林存有方言岛。其中胶东话是周王朝的诸侯国之一莱国之语'莱语'演变而来,辽东话则是'闯关东'时期演变后的'莱语'从胶东被带入辽东逐渐跟当地话以及部分殖民时期的词汇演变而来。历史上在一些地区如黑龙江省还存在过个别胶辽官话的方言岛,但大部分都逐渐消失在周围方言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胶 辽官话,俗称胶东话和辽东话(各地有各自的叫法,如大连话、烟台话、青岛话、威海话等),是属汉藏胶东半岛、辽东半岛语系汉族语的一种声调语言,是胶东地区和辽东地区的当地语。胶东地区在商朝时期是莱国的所在地,因此胶辽官话也被称为'莱语'。莱国在齐国以东,而当时莱国又被商朝称为'莱夷',所以成语'齐东野语'正是指莱语--胶辽官话。 胶辽官话从它的根据地 --山东半岛地区,跨海散播到东北地区,完全是由于历代山东人口大量迁移东北而造成的。'辽东半岛的移民主要来自山东登州府和莱州府,迁入时间集中于清朝早期和中期。胶东半岛移民的方言奠定了大连、丹东、营口方言的基础。'胶辽官话是官话方言中相当特殊的一支,其所分布的山东半岛地区是汉语方言中声母塞音和塞擦音发音部位分类最细、古今声母对应关系最为复杂的一种方言,这个地区声调的古今关系也很特殊,有多项古同一调类声调无条件分化的现象。 《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胶辽官话区分为登连、青州、盖桓片。 其中登连片分布于辽宁和山东,青州片分布于山东,盖桓片分布于辽宁。本区的共同特点是古清入字读上声止摄以外的日母和少量云以母今北京读R声母的字读零声母,如'人'读作'因'、'然'读作'言'、'认识'读作'饮食'等等。 |
|
来自: cxag > 《美食地图遊记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