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疆印象之喀什 (12县市组诗)

 西域天山神月 2017-08-07

作者简介:寇建海,70后,在职研究生,任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部门。目前在自治区南疆工作办公室工作。按照自治区领导要求和南疆办工作计划,已完成对喀什地区12个县(市)的督导工作。喀什地区以其鲜明特色的历史底蕴吐纳着独特的文化元素,喀什市一直有“丝路明珠”的美誉,早于1986年就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地区已申报成功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也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说法更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在特定角度展现大美喀什。


南疆印象之喀什

——阳光下的高台民居

一片古老的民居沐浴在阳光下

民俗文化的魅力让你名扬华夏

层层叠叠的房屋似乎就要倒塌

巷子里的小古丽依旧笑颜如花


买买提·吐孙的酥糖香甜如蜜

努尔比耶的小花帽就要缀花

艾尼·阿布拉的收藏琳琅满目

吐尔逊·祖农的土陶名传万家


历史的沧桑与现代化的崛起撞出火花

迷宫般的道路沿着幽深小巷四通八达

斑驳土墙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繁华

百年风情就在凝固的时光中悄悄萌芽


喝一碗达吾提茶馆浓酽的砖茶

尝一尝克里木小店的酸奶疙瘩

这里有维吾尔人古朴的文化

这里是喀什人心中永远的家

说明: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只有到这里,你才能从奇特的民居中真正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小巷,就像巨大的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迷路。高台民居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这里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



南疆印象之疏附

——阿凡提来了

地球的中心在哪里

就在毛驴的右前腿下

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

与毛驴身上的毛一根不差

你问我你的胡子有多少根

哈哈 与毛驴尾巴上的毛不相上下


倒骑毛驴的形象家喻户晓

幽默机智的语言传遍天下

贪婪的巴依老爷被你戏耍

昏庸无能的国王让你笑话

你是劳苦大众的开心果

你是穷苦百姓的守护侠


正义善良的心灵美丽无瑕

耳熟能详的故事伴随我们长大

温暖了几代人的记忆

风趣了多少载的年华

在大街小巷 在田间地头

无数个阿凡提仍然行走在万户千家


说明:阿凡提(维吾尔语“先生”的意思),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已无从考证。阿凡提是智慧幽默、正义善良的化身,大智若愚,才辩超群。在不同地区的传说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导师的头衔来称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传遍了小亚细亚及中东、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和我国新疆。如今它已被译成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学。有人称阿凡提是“宇宙级幽默大师”。据说阿凡提笑话可以在世界上的四十多种语言中听到。有关阿凡提的笑话、逸闻、趣事,成为流传所到的广大地区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安西四镇”之一的疏附县,是新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维吾尔族文化发祥地之一,一直被当地百姓称为 “阿凡提之乡”。



南疆印象之疏勒

——忆张骞

带着一个朝代的嘱托

为了心中伟大的梦想

沿着一条陌生的道路

奔向遥远未知的世界


烈日狂风无法阻挡

沙漠戈壁不会迷失

软囚屈辱依然坚守

孤寂寒冷傲然屹立


边关的㕍鸣声声啼血

狂卷的北风悲嚎呜咽

整整十三年  你初衷不改

漫漫几千里  你始终如一


你是沟通世界的第一人

你是文明交融的先行官

你是中华民族的真丈夫

你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汉


历史的尘埃

至今无法掩盖你的光芒

古老的丝绸之路

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灼灼生辉


今晚疏勒的明月

是否还是历史上的那轮

可还记得

两千年前的那位汉节使臣

说明:汉武帝建元元年(约公元前140年),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约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历经磨难坎坷,两次被匈奴所俘但始终不忘使命。出行时一百多人,返回时只余两人。张骞出使西域本出于军事目的,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这恐怕是汉武帝始料不及的。张骞出使西域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了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为纪念和弘扬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功绩和精神,反映疏勒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各民族团结和睦发展的古城郭,2010年6月30日,疏勒县张骞纪念馆·疏勒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



南疆印象之英吉沙

——英吉沙小刀

与你的每一次对视

都有一种雄性的力量在灵魂深处升腾

对你的每一次爱抚

都感觉有无限的温柔环绕周身


举刀挥向昆仑

高山如同雪崩

低首俯视花丛

瞬间怦然心动


镶嵌鲜花的刀柄

闪着寒光的锋刃

冷峻刚毅的造型

竟如此巧妙的集于一身


有一种情怀叫铁骨柔情

有一种感觉叫情有独钟

一把精致的英吉沙小刀

就是维吾尔男人终身炫耀的资本

说明:英吉沙小刀, 因产地在新疆英吉沙县而得名,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它选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美观,纹饰秀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刀把有角质的、铜质的、银质的和玉质的,非常讲究。无论哪一种刀把,英吉沙的工匠们都要在上面镶嵌上色彩鲜明的图案花纹,有的甚至用宝石来点缀,玲珑华贵,令人爱不释手。



南疆印象之岳普湖

——摔跤

伴随一声清脆的哨音

两个强壮的躯体便开始角力

力量是争斗的基础

技巧是取胜的支撑

倒臂揣 过肩摔 抹眉踢 夹脖入

来吧兄弟  让我们一较高低


赛场里龙争虎斗

看台上山呼海啸

空气中热浪沸腾

天地间风云激荡

有一种情怀在胸怀中萦绕

有一种精神在汗水中升华


奋斗之路多坎坷

拼博之道少坦途

荆棘之路出勇士

艰难困苦造英雄

汗水如雨般落下

一轮彩虹遥跨天空

说明: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摔跤运动。当时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如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当时的摔跤名将。岳普湖为古丝路重镇,是驰名疆内外的“摔跤之乡”,该县民族式摔跤(且力西)2011年被中国国务院、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摔跤运动的群众基础雄厚。



南疆印象之伽师

——伽师瓜

于春天播下种子

期待就在内心发芽

在精心的呵护中

绿色的秧苗便在田间蔓延


汗水在阳光下洒落

希望在厚土中开花

时间如水悄悄而过

静待八月的成熟如期而至


杀瓜  杀瓜

这种新疆独有的豪气的叫法

让一种快意恩仇的酣畅淋漓

在大快朵颐间有了充分表达


刀尖轻触间砰然而裂

浓郁的香甜气味

便随着田野间的轻风

在笑声朗朗的天地间弥漫


置身在一望无际的瓜田

面对一张张丰收的笑脸

忍不住会同这西域珍品

一起高歌欢迎你的到来

说明:伽师县素有“西域明珠”、“瓜果之乡”的美誉,2001年伽师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伽师杏子之乡”、“中国酸梅之乡”。被称为“中国瓜王”、“西域珍品”的伽师瓜享誉国内外,与酸梅、唛饴赛木杏并称为伽师县三大特产。



南疆印象之莎车

——阿曼尼莎汗的故事

是满山遍野的玫瑰花

酝酿出世间动人的爱情

是叶尔羌河水

让这片土地有了灵性

让这片沙漠中的绿洲

孕育出了非凡的生命


苦难的生活

挡不住追求幸福的脚步

美好的歌声

㶷烂了平淡的光阴

一个樵夫的女儿

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冥冥中是否有安排

让你来到这个世界

就肩负了某种使命

宿命中是否已经注定

用一场歌舞盛宴

让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至今


是上天铸就的姻缘

让一位国王微服私行

于破败的土屋里

被愉悦欢快的琴音吸引

于隐隐的烛光中

发现了玫瑰花般的精灵


优美的诗歌与音乐

催生了世间最美的爱情

如醇香的美酒

醉倒了两颗热爱艺术的心

国王与樵夫之女

演绎出一场旷世恋情


此后的宫廷  

便有一双纤纤玉指

拨响了一个民族的弦音

此后的维吾尔人 

便用弹拨尔热瓦甫和手鼓

尽情抒发着生活的激情


短暂的生命

如天边灿烂划过的流星

流芳百世的乐曲

为你辉煌的一生证明

那一天一夜的歌舞哟

你要慢慢欣赏  静静聆听

说明:阿曼尼莎罕王妃于1526年出生于古莎车提孜那甫河畔的夏赫塔塔村(今莎车县喀尔苏乡夏普图吾克村),她的父亲曾是一位宫廷乐师,在父亲的培养和“木卡姆”的熏陶下,阿曼尼莎罕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艺术才华。而当时的叶尔羌汗国国王阿不都·热西提于狩猎之余的微服私访中发现了这位美丽而又才华出众的姑娘,并深深的爱上了她,这位勇敢的国王力排众议迎娶阿曼尼莎罕为王妃。阿曼尼莎罕在国王的大力支持和众多宫廷乐师的帮助下,最终将流传于天山南北、中亚一带散乱的“木卡姆”民间艺术汇编整理为《十二木卡姆》大型音乐套曲,这组需一天一夜才能演唱完毕的音乐经典从此流芳百世。而阿曼尼莎汗却于34岁时因难产去世,一缕芳魂香消玉殒,那位钟爱她的国王也因此抑郁成疾,三年后追她而去,留给世人多少感叹与唏嘘……(整理自《阿曼尼莎汗的故事》)



南疆印象之泽普

——长寿的秘密

如果死亡是人类的终极恐惧

长寿就是人生最完美的幸福

从历代帝王到普通百姓

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

无不在探索不老的秘密


有人说  基因中藏有长寿的密码

有人说  环境优美是长寿的妙方

有人说  合理饮食才是长生之道

有人说  锻炼方能使人延年益寿

有人说  心态才能使人永远年轻


有这样一个地方

时间在这里放慢脚步

岁月的痕迹难以寻觅

匆忙的时光仿佛停顿

娇美的容颜就此定格


有这样一座城

这里有浩瀚的胡杨林

这里有浓阴蔽日的梧桐

这里有人间圣果

这里有人类不老的奇迹


谁不想活到一百岁

谁不想容颜不老青春永驻

来泽普吧  来这座城

这里隐藏着不老的真谛

这里蕴含着长寿的秘密

说明:泽普县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根据2010年底户籍统计数据显示,泽普县80岁以上老年人12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62%,百岁老人147人,其中,波斯卡木乡七村三组的萨迪克·萨吾提老人以123岁高龄,位于全国百岁老人之首,曾荣获全国第一、二届“中国十大寿星榜首”称号。近年来,泽普县先后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小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等荣誉,享有“梧桐天堂、水乡胡杨、精品枣都、寿乡之冠”美誉,获得“度假一天、增寿一年、幸福一生”嘉许,有“华夏梧桐第一县”和“中国有机红枣种植面积最大县”两项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



南疆印象之叶城

——天路零公里

这里是起点也是终点

一条神奇的天路

从这里开始  也在这里结束

大大的“0”字横亘在道路上方

满眼的繁华与喧嚣

为这条道路的神圣与庄严做出证明


从这里出发  沿着先辈的足迹

怀着神圣的崇敬

去问候喀喇昆仑 古格王国

去探究神山岗仁波齐  圣湖玛旁雍措

让心灵与天空对话

让灵魂与历史碰撞


两千多公里的天路啊

我无法想像

六十多年前  那些热血男儿

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在完成这样一个庞大工程的背后

隐藏着多少血汗 多少牺牲


看着路边那些没有墓碑的土堆

你能否感受到  一种忠诚与担当

这里是梦想开始燃烧的地方

这里是被千万忠魂守护的地方

这里是筑路史上的丰碑与传奇

这里有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脊梁

说明:新藏公路,又称叶拉公路,编号G219,因而也被称作国道219,始建于1956年3月,北起新疆叶城县,南至西藏拉孜县,全长2143公里。新藏公路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冰山达坂16个,冰河44条,穿越无人区几百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公路,也是路段最艰险公路之一。为了修建道路,上千名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藏公路沿线,烈士陵园很多,里面有将军的墓碑,也有17岁新兵的坟墓。



南疆印象之麦盖提

——刀郎木卡姆

一声撕云裂帛般的高亢

爆发于积蓄已久的胸腔

人群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

遥远天际都传来回响


一只雄鹰箭一般冲向高空

世界突然间陷入一片静寂

达甫手鼓的节奏陡然响起

原始的呼喊声如飓风回荡


音乐的魔力无人能够抵挡

舞蹈是用身体表达愿望

一场如同祭祀般的狂欢

随脚下腾腾的浮土传向远方


一幅狩猎的画面隐隐浮现

奔跑的猎物已无处躲藏

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已经上演

姑娘们羞涩的眼神让人血脉贲张


我们为绽放的百花欢唱

我们为流动的河水欢唱

我们为远方的客人欢唱

我们为动人的爱情欢唱


唱吧  跳吧

忘掉生活的痛苦和岁月的忧伤

把维吾尔人的故事和沧桑

全部旋转成欢乐的海洋

说明:维吾尔刀郎木卡姆,是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公元十世纪,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也是维吾尔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刀郎木卡姆是一种融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表演艺术。唱词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等,内容与维吾尔人所处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审美心理息息相关,通常表达男女情爱、哀叹人生、告诫哲理、思念双亲、乞求上苍等。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每部“刀郎木卡姆”的后4部分都可作为群众性自娱舞蹈的伴奏,人们可以在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曲中翩翩起舞。刀郎木卡姆作为一种民俗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疆印象之巴楚

——胡杨赞

以一种不甘沉沦的姿态

挺立在无垠的荒漠之中

剑一般的手臂直指天空

那分明是一颗颗不屈的灵魂


面对沙海的包围毫不畏惧

迎接肆虐的狂风一路笑声

深深扎根大地汲取养分

用倔强的身躯与命运抗争


把三千年活成胜利者的笑容

把三千年站成勇敢者的年轮

再用三千年留下不朽的诗文

强者的内心这世间几人能懂


在飞逝的光阴里修炼内心

在戈壁荒漠间返璞归真

在荒凉孤寂时超脱凡尘

在痛苦与煎熬中酝酿成功


婆娑的绿叶是生命的律动

金黄的战袍是要再踏征程

在拼搏与厮杀里涅槃重生

在执着与坚守中站成永恒

说明:巴楚县境内分布有300多万亩原始胡杨林,被称为“胡杨之都”。300多万亩原生态胡杨林海的壮阔,让人叹为观止。另外,大漠西海碧水风光,马蹄山下的千年胡杨王,都是巴楚县独一无二的景象。在那个四处无水,又缺少雨水的马蹄山上,却枝繁叶茂地挺立着需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胡杨,人们尊称这里的胡杨为树神,每当人们经过这里时,都会在这里挂上丝带祈福,因此这些树上飘满了丝带,甚是壮观。



南疆印象之塔什库尔干

——石头城情思

没有人去质疑那个传说

如同没有人质疑这个古城的来历

“汉日天种”的后代

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千年不变的风雨

繁华了一段历史记忆

这里曾经人声鼎沸商贾云集

至今还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


站在冰冷残破的城头

眼前仍有声声战鼓猎猎旌旗

总有一种寒光照铁衣的悲壮

会同战马的嘶鸣从远方传来


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

过去的喧嚣悄无声息

时光冲淡了一切

让一切都归于虚无和静寂


帕米尔高原默默肃立

任凭风云变幻苍海桑田

空气中有风吹过  一只鹰

盘旋在遥远的天际

说明: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北,据考证,为唐代遗存。该城曾出土过唐代钱币、和田文书等。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该城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已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下有草滩、河流,又有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颇具粗犷豪放之美。

来源:喀什日报 中国喀什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