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腹泻,警惕鼠伤寒!

 yfpy1234 2017-08-07

 医学之声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简称鼠伤寒)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袭回肠和结肠,也可侵袭整个胃肠道。急性起病,发热、腹泻,大部分伴有解粘液血丝便,里急后重,便不尽感,有的甚至解大量暗红色血便。


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细菌感染的家禽、家畜、鼠类及其他野生动物也是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或水经口传播,也可以产道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水型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医院内感染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用具、尿布及尿垫等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空气也可引起呼吸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占多数,成人多为隐性感染 。


流行特征

鼠伤寒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6~9月)发病率高。全世界广泛分布,以温带及热带地区为主,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率高。流行方式以医院内感染多见。



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

胃肠炎型、败血症型、病灶感染型和无症状带菌型

胃肠炎型最常见,约占80%。潜伏期8~24小时,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温多在39℃以上,可为弛张热型(高热,每日体温上下波动2℃以上)、稽留热型(高热,每日体温上下波动不到1℃)及不规则热型。


腹泻每日数次至30余次,大便性状多变是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的特点,大便可为不消化稀便、黄绿色粘液便、水样便、脓血便,有腥臭味。


新生儿鼠伤寒可排出白色便,可能与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水肿、胆汁排出受阻有关。重症腹泻患儿可迅速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甚至发生休克。大便显微镜检查可见多数白细胞和红细胞。


大便排菌时间长,绝大多数病人大便可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为确诊鼠伤寒的主要依据。半数病人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咽充血,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少数病人可有败血症和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可做血、尿培养加以证实。肥达氏反应阳性率很低,对诊断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帮助不大。用凝集方法测血鼠伤寒沙门氏菌抗体多为阳性反应。


胃肠炎型鼠伤寒为自限性疾病,国外不主张用抗生素治疗,国内治疗婴儿和新生儿鼠伤寒多数主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