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千年的传统,我们一向希望能抱一个大胖儿子,而不是生一个贴心棉袄。女儿多半会被贴上“赔钱货”的标签,这和历史上长期的男性掌权的社会基础分不开。但是并不是所有朝代都只重生男不重生女,宋代就是一个例外。 宋代文人曾记述过当时这样一种风气,如果这家新生了一个女儿,他们会把这个女儿视若珍宝,但是他们若生了儿子,这个儿子还有可能会被父母丢掉。这和现在的情况真是截然不同。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当时发达的娱乐业有关。随着宋代人民基本生活的富足,他们逐渐开始追求更加高层次的精神欢愉,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娱乐戏码出现在人民的生活中。 王权贵族是享乐主义的头号践行者,文天祥家里就养着一整支戏班子,吃饭喝酒时都有佳人助兴。大文豪辛弃疾也不例外,他家的歌妓舞伎就多达三四十人。不过欣赏戏剧享受生活,在宋代不是富人专利,平民百姓也可以到瓦肆里观赏表演。 宋代的娱乐项目不止于弹琴舞蹈,评书、杂技也是极受追捧的表演。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今时今日我们都难以看到的表演,比如“七宝之戏”,演员将乌龟、青鱼、鲤鱼、泥鳅、螃蟹、大虾等七种动物放在缸内,演员喊道哪种动物的名字,那种动物就会随声音产生相应的呼应。 这些戏码的表演者大部分都是女性。这些戏子的地位也没有传统想象中的那么低,她们并不是做着皮肉生意的妓女,她们是通过展示才艺来获取报酬,是非常受到人们尊敬的艺术家。 她们的才情天分也是经过数年的熏陶,才能达到登台献唱的标准。需求带动市场,为了维持娱乐事业的繁荣,一些瓦肆的老板会派专人选拔有天质的女孩,这些女孩经过音乐舞蹈方面的培训,成为红遍江南的歌妓优伶。 一些穷苦人家一见生了女儿,稍有姿色就会把她们送到瓦肆里接受学习。即使不能成为名动一时的大腕,能有一技之长傍生,也算是有所收获。 宋代历史上许多闻名的才女,有一些就是艺人出生。比如宋徽宗极力追求的美人李师师,她就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歌妓。这些女子的容貌智慧,不比世家女子的素质低劣。 宋代重女的一种思想,也可以说明宋代人开明的民俗和风气,不再拘泥于传宗接代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