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神经科技
━━━━━ 关于作为严重抑郁症疗法的深部脑刺激(DBS),我们可以确定以下3点:
该治疗方法需要进行植入电极脑部手术,以实现不间断的刺激脉冲;在帕金森病中已经获得成功的深部脑刺激治疗便是此疗法的依据,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身体抖动以及其他行动问题。深部脑刺激行为在大脑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许多人认为,在电极周围的大脑区域中,稳定的刺激脉冲战胜了脑电活动的故障模式。 ━━━━━ 针对抑郁症,诸多的研究和争论一直聚焦于寻找刺激的正确靶位。而现在梅贝格则提议“从神经回路的角度”进行考虑。长久以来,梅贝格一直致力于研究大脑中被称为胼胝体下区(更具体地说,就是被称为布洛德曼25区的胼胝体下区)的脑部区域。该区域在大脑中扮演着调节情绪的角色。近期,梅贝格的团队也开始对那些从胼胝体下区处突出并连接脑部其他区域的神经纤维束进行细致研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些事情:研究重点不在于靶位,而在于突出部分。”梅贝格如是说。 4月份,刊登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中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梅贝格团队针对11位在药物治疗、谈话疗法和电痉挛疗法中均没有任何反应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在进行手术之前,研究人员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了扫描,识别出了4个纤维束的具体位置。2014年的一项研究以对深部脑刺激有反应的患者为对象,认为这4个纤维束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早期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那些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大脑中的共性,结果发现他们的4个纤维束都有较强的连接。“目前我们可以利用该参考样板进行相关实验。”梅贝格如是说。 与梅贝格共事的外科医生将电极植入到一个能够保证电脉冲沿着神经纤维来回穿梭的位置中;因此,不仅激活了胼胝体下区,也可以连接大脑各个区域。6个月后对这11位患者进行评估,经判定,其中8位患者对该治疗产生了反应。 为了尽可能地帮助那些无反应者,研究人员评估了在无反应者体内放置电极这一疗法,以及这一疗法的刺激参数。为此,研究人员调整了其中一位患者的刺激参数,使之与期望的纤维活性模版更加匹配。“我们改变了参数,刺激纤维束,后来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梅贝格如是说。而对余下的两位无反应者,尚未得出明确的解剖学解释来说明对治疗无反应的原因。 ━━━━━ 《大脑刺激》(Brain Stimulation)期刊上发表的另一研究也强调了理解大脑神经连接体的重要性。可以将大脑神经连接体看成大脑电路图。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托马斯·施弗(Thomas Schlaepfer)采用了一种与梅贝格团队不同的神经回路来治疗抑郁症。他的团队在内侧前脑束(神经元回路的一部分,主要管理人类的快乐与积极性等情感)中植入了电极。一年后,8位患者中有6位对该深部脑刺激疗法产生了积极的反应。 针对其中一名无反应者,施弗说他发现了一个明确的原因:患者在植入手术期间出现了脑出血。“在进行脑部成像时,出血现象恰好发生在我们之前进行刺激的部位。”他说,“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剥夺了她对治疗做出反应的能力,对她来说,这是很不幸的——但这也差不多证实了我的猜想。” 通过研究两组不同的神经回路及其充满希望的结果,研究人员可以想象,总有一天,那些抑郁症患者都可以完成大脑成像,如此一来医生们就可以为他们绘制各自不同的电路系统,然后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没有一种疗法可以对所有患者起作用。”梅贝格说,“因此,我们应该弄明白哪些患者在接受哪一种治疗时效果最好。这些大脑网络的状态将会决定如何才能以最佳方式进行干预治疗。”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精神病学家赫伯特·沃德(Herbert Ward)也是深部脑刺激方面的专家;在他看来,梅贝格和施弗的研究成果都是“很有前景的”。同时他还期望他们俩能够指引未来的研究工作,证明深部脑刺激的疗效。“虽然有些由行业发起的临床试验失败了,但我从未气馁过。”沃德说,这些临床试验主要针对的是大脑构造,而非大脑里的连接情况。如果未来的试验能够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回路上,沃德相信深部脑刺激疗法最终会通过监管方的审批。“我始终觉得在未来的抑郁症治疗中,会有深部脑刺激的一席之地。”他说 |
|
来自: 默特 > 《脑保健与脑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