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的物理治疗

 昵称hmqPRevT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抑郁症对人们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干预,还会引发难治型抑郁症。

虽然目前科学界尚未找到彻底根治抑郁症的方法,但随着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若干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抑郁症状、预防复发、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对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是基础,同时会辅助心理治疗,加之患者本人在生活方式上的调整、自身的努力等等,多数人会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一小部分人对药物不是很敏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心理干预也难起作用,这种情况下医生便可能会选择另外的治疗方法——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有两种:无抽搐电休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


1.无抽搐电休克


无抽搐电休克的另一个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字是“电击疗法”,它一般会让我们联想到精神病人,尤其是那种精神彻底失常、行为完全失控的病人,被好几个人驾着进到电击室里,三下五除二,搞定。

你好像也不太清楚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联想,仿佛是在某部影视剧里看过,但也说不出来是哪部。

电休克疗法(ECT)最初引入的确是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它的出现早于药物,也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议。

这种疗法在治疗中会让电流通过患者的大脑,引起大脑发作。患者的头部会被贴上金属电极,让70-130伏的电流通过一侧大脑,持续大概1秒钟。

患者通常会发生持续1分钟左右的痉挛,像这样的治疗要达到6-12个疗程,但它为什么会对抑郁症产生作用,原因尚不清楚。

由于它会引发人体的抽搐反应,并且需要多次治疗,对人体会造成一些意外伤害,比如有的病人会因为剧烈的抽搐造成骨折、关节脱臼。同时,那个发作时的场景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其实对心理上的杀伤力挺大的,这也许就是它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

后来随着人们对这种疗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良,发展到现在便有了无抽搐电休克(MECT)

患者首先会被注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药,以便在发作时无知觉,并且肌肉也不会剧烈抽搐,通过短暂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大脑,以此促发大脑皮层广泛地放电,继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生理、生化反应,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就会会随着治疗有所缓解了。

在MECT治疗中,患者没有痛苦体验,更加人性化。对于严重的内源性抑郁症,MECT的治疗效果最好,对有严重自杀企图和拒食拒饮、处于木僵状态下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


2.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主要借助的是磁场,通过把一定强度的磁场经过颅骨作用于脑组织,形成一定的感应电流,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当这些感应电流对脑组织的刺激,会不同程度地让脑内的神经细胞兴奋起来,引发患者的一系列反应,这样一来治疗效果就产生了。

相对于传统电休克疗法,rTMS更容易实现颅脑深部刺激,产生的不适感很小、与人体无接触、对人体的伤害小等优点。

它主要用于成人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同时也是一项有效的抗抑郁方法。


尚在探索的深部脑刺激


相对于前两种物理疗法,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有创疗法,它是在患者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把电极植入到脑内,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进而减轻神经方面症状的一种疗法。

DBS主要用于帕金森、癫痫等的治疗研究,相对于前两种疗法而言,它的副作用小且可恢复性较强,并且它本身没有破坏患者的脑部结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应刺激。

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有专业人员开始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抑郁症治疗,前期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不过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也许在未来经过不断的技术完善,可能会对抑郁症的治疗显现出独特优势。


最后


不论是无抽搐电休克,还是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尚在探索中的深部脑刺激,许多人之所以排斥或是害怕这些治疗手段,首先是担心对身体的伤害,其次是这些治疗所带来的和自身本来就存在的病耻感。

也许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都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让我们百分之百满意,但对一个想要走出抑郁症困扰的人来说,任何可能有效的手段都是一种希望。

在我看来,只要伤害是可控的,那么这种治疗方法便是可以尝试的。而那些目前来很重要的病耻感,也许在抑郁缓解之后再看,也许一文不值。

「完」

我建立了一个知识星球,未来会持续分享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关于抑郁症的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