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一见·名师心路丨不忧、不惑、不惧,让教学回归教育本源

 二氧化硅2012 2017-08-07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语出《论语·子罕》,这是两千多年前先贤对于学问和修养所倡导的三个条件,也正是我在职业成长道路上追求的目标和践行方向。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对教育一直充满敬畏;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探索有自己理念的生命力课堂;不断地创新,对教学无止境地探索,找寻教学的理念和真谛!

仁者不忧:热爱教育,

播撒爱和技术的种子

所谓“仁者不忧”,是指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他会用宽容来对待有可能给他带来忧愁的人和事。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秉承这个理念,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育充满热情。我始终用平等的视角对待学生,课堂上,精心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畅游,与学生一块探讨信息技术的奥秘;课堂外,悉心指导,与学生打成一片,或者只为一个创意、一个想法、一个不同的观点都可能探讨好久,学生们都亲切地说:“郑老师就是我们的朋友”。

 

记得1997年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当初站在讲台上是那样的忐忑与紧张,看到学生会拼命想师道尊严,如何树立老师的威严、如何让学生听话、如何上好一节课。我的神经一直是紧绷的,脸也是僵硬的,当一脸紧张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可能闯祸了,我没删掉自己新建的文件夹,却把另外的文件夹删掉了”。我紧绷的心一下子软了,我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我们一块来看看怎么解决”,那个瞬间,学生脸上的眼神让我一下子记住了,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有对我信赖的崇拜。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但从那件事中,我知道了什么是老师的意义,我不再追逐什么威严,我只要用心去爱学生,去教学生就够了。此后,我也一直记着学生那个眼神,那是鞭策我要做一个好老师的动力。

 

在我大学毕业刚来到学校时,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刚刚新购的30台386电脑还静静地装在箱子里没有拆封,所有电脑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开展,一切都好似在等待我,等待我来开启。我的到来成为学校当时唯一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开始与电脑相关的所有工作,上课、修电脑、打字、做课件、修投影、成绩分析等所有与电教、电脑有关的工作我都接手去尽力做好,而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很多年。虽然这是超出我能力的、最紧张、最忙碌的状态,但是今天我非常感谢这段经历,我微笑着面对各种困难,不断地学习,虚心地请教,不停地钻研。坚持教育,热爱学生,把孩子看做课堂的主体,这是我教学激情的来源,也是我课堂教学成功的法宝。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学理念和方向,坚定了做一名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信念。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爱,只有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才会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一名教师的自豪和骄傲。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这一件事情上,放在心爱的学生身上,每次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自己的作品,他们脸上的成功微笑是我最大的开心。课堂上,当他们用新学的技术完成新的创意时,听着学生们自信地侃侃而谈,我开心地笑了。心之所向,爱之所至,持一颗简单而充满爱的心,做一名快乐的教育者,自然是幸福而快乐的。


智者不惑:不断学习,

探索有生命力的课堂

所谓“智者不惑”,即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深切地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明晰自己的方向。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只有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才能不断地顺应学生生命成长的诉求。秉持对教学的执着,我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念,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一线教学中,我曾经一度以为兢兢业业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让学生在课中更快更多地学会技术,应该算是认真负责地上课了。可事实不然,我发现技术是最浅层次的教学,从技术层面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必将走到技术的死角,那是一个死胡同,要想走下去,必须得有理念。自此,我开始走上边阅读、边教学、边思考、边写作的教科研发展之路。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这些理论直接指向学习与生活接轨的实践,我也开始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怎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算是一节好课?信息技术课如何与生活实际接轨?这样的问题触发我不断地改进,开启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之路。

 

我把课堂比作一个生命有机体,生命有机体就要有生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有生命力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共同努力,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作为老师,从教案的设计到教学方式的选择,每一节课我都认真揣摩,课后也认真地写教学反思,我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绝不仅是学技术、用技术,而是提升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利用各种技术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深知有生命力的课堂,必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勇者不惧:敢于开拓,

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新路径

所谓“勇者不惧”,是指勇敢的人,不会有所畏惧,他会义无反顾的去迎接挑战。在探求教学的路上,我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常在内心深处勉励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有勇气打破常规,去探索与创新。从教学理念到生态课堂,从创客到创新,从课堂到生活,勇敢地探求教学的真谛。


1. 打造生态化课堂,回归教育本真

在漫漫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之路上,持续地探索,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从原来注重知识传授逼迫学生去学习,转变为注重能力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原来的老师讲解、操作演示、学生模仿转变为任务驱动、问题激励、张扬个性,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但总是很凌乱,没有系统,直到遇到生态的理念,让我豁然开朗,生态化让信息技术课堂回归本真,老师和学生和谐地开展信息技术学习的探讨。

 

生态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是指“环境生态化、学生生态意识个性化、老师生态意识常态化”三位为一体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以课堂情境环境、课堂交互环境两个维度的生态化,促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让信息技术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让技术转化为能力,真正回归有生命力的信息技术课堂。力图让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逐渐走向真正的生态化课堂,从而让学生在生态化的课堂中,真正地开展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2. 整合创客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们养成和提升基本素养的关键时期,通过课程的实施让普通初中的学生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我在教学中整合创客思维,形成了以“创建校园创客空间、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化创客平台”为三大载体,以“组织多样化创客活动、带队参加高水平赛事”为两大助推力的“3+2”的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体系,触发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创客教育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能力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基本公民的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体现。创客教育理论的引入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助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整体提升。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做中学”的创客理念重构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结构,让课程贴近生活。

 

我在教学中利用自主编写的校本教材,开设3D打印、机器人的创客活动课程,学生在创客空间充分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活动,随时自主登录创客平台进行协作与交流,在项目任务式创客活动中对疑难点、经验、教训等进行分享和评价。然后再进行项目的完善和改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协作学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能力的提升。


3. 开展项目学习,课堂走进生活

基于项目的创造教学以3D创意坊和创客空间的形式提供一个发挥创意的平台,以各种竞赛、挑战项目为项目实践,凝结学生形成实践创新。以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这种形式强调体验创造的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学习,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项目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科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的求学精神。

 

项目的主题跨度能够更加宽广与灵活,既可以关系到全球与人类命运的大话题,也可以是从身边实际出发的小问题。通过项目式教学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类似于“头脑风暴”式的这种活动进行多元评价,让全班学生对某一观点展开自己的评论或评价,将集体智慧整合到创客活动中,有效改进思维局限性,让创新的高度与宽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做最好的教育是我的梦想,为梦想而行,追逐梦想的路上,贵在坚持,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学回归教育本源,真正地把学生当做一个“人”来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会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周围开始,让信息技术真正地走进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