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与美国“苹果帝国”奠基人乔布以及中国的马云,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改变世界的修禅者。 1918年,23岁的松下幸之助在大坂成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并随之接连推出了先进的炮弹形电池灯、电熨斗、无故障收音机、晶体管等等,一系列成功的产品,7年后,松下先生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从那时起直到1988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入均为日本第一位,6年居第二位,他在1989年他逝世时,留下了15亿多美元的遗产。 松下幸之助90岁那年,她接受采访时说:拥有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数不胜数,我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功,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有位禅学家将松下幸之助的言论总结为:“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的确如此。 松下电器从一个小电器公司发展成国际企业,就是对这松下幸之助通过修禅改变他的人生,继而改变整个世界的最好诠释。 松下幸之助与禅 在1932年5月5日,一个姻缘,松下幸之助得以目睹寺院僧众不计名利、忘我劳作的场景,并深深为之震撼,并因此他思索到:如果企业的经营也能像人们对待宗教事业一样,通过信仰与超越物、利的追求的价值观来凝聚人心,不也一样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吗? 这个想法,最集中并最直接的反映在他的“自来水哲学”,其中这样写道:“水管里的水定然是有价值的,但是喝路边的自来水却是免费的,也不会被人叫卖,这是因为水资源相对丰富,那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是什么呢?应该就是把大众所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富裕起来!” 禅宗的这种指引人们聚焦注意力、关注细节,在细节处创造无限的价值,从而满足人们无限的精神欲望的思路,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将有着极大的意义。 松下集团分公司如今已遍及全世界,而他的育才理念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种成功是最极致的管理之道,而这种人生,也正是禅学中“度己先度人”的最直接诠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