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真正的功夫,一直在TA的背后

 快读书馆 2017-08-08



小产编说

昨天我们将竞品分析的维度向前进行了推移。


只有在你功夫至深之后,才能产出至极的产品。


大道至简,大音希声。

产品至极,看似简形。


功夫却全在产品背后了。

竞品补充

竞品分析这个过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不注册并体验所有竞品。注意,是不注册。


对于潜在用户或新用户来说,在不注册的环节里,藏着常规逻辑无法看到的东西。


在不注册的状态下。了解他们大概提供了一个怎样的产品,产品定位是怎样的,包含了哪些功能,然后试图挖出竞品最有可能的痛点。


感受一下这样的一个产品定位和功能是否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此时,注册登录。然后在解锁的新功能中去验证你的假设。


之后我们进入分析环节。我们选取了四大类产品:


代回痛点的验证,我们发现了几大问题:

信息化类产品:虽然解决了机构的教学教务管理问题,提升了一定的教学管理效率。但却没有解决机构的招生及品牌推广的难题。


网校搭建类产品:看上去像是解决了培训机构的“互联网+教育”的迫切转型需求。但事实却是,大部分机构的能力无法运营好一个B2C网校。


网易、BAT等大平台: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淘宝教育等大型在线教育平台。虽然有天然的流量优势,但限制也非常多。


如:受限于平台的规则,平台流量购买无法实现个性化,入驻剥离,个性化支持资源倾斜,数据资源挖掘开采难度比较大等问题。


其他第三方工具:如有些竞争对手给培训机构提供了微官网搭建工具。只是简单地在微信公众号上放置了一个展示页面,并不能很好的起到招手转化的效果。


使用其他第三方工具,如yy、金数据等,则产生的数据永远都在别人的平台上。自己永远都获取不到属于自己的数据,且数据处于分散状态,更别提对数据进行深耕和挖掘了。


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市场上的其他工具都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还是可以切入这块市场的。(其他结论由于涉及到公司商业机密,在这里就不列举了)


这些结论是基于思考而不是劳动的。对结论的验证,也是同样的道理。


资源配置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洞察到了市场痛点,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产品点子。


竞争对手无法快速转型,一些用户在意的痛点是竞品没有很好地满足的。冥冥之中觉得这款产品必将有一番大的作为


如果这时开始规划产品的话,会有暴露出非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无从下手。


因为从需求到产品之间,还有一些关键的桥梁需要建设。


即:商业模式。


通俗点说,就是指如何变现。或者如何为变现进行布局。


想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商业画布。


在运用商业模式画布之前,我们重温一下目前互联网行业经典的商业模式:


1)卖东西:低买高卖,通过售卖产品赚取差价,如各类电商网站、需要付费下载的APP、企业SaaS软件服务等。


2)卖流量:通常模式为先做好产品和内容,积累较大流量后,进行广告售卖。如百度、腾讯、三大门户网站等;美丽说、蘑菇街这类的电商导购,其实也算是卖流量。


3)卖服务:为用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进行盈利,如QQ的各类等级、钻、会员,网游内各种付费道具,其他各种付费会员网站。


4)卖用户:这个算是有点灰色地带,某些所谓互联网公司会出售用户资料用于牟利。


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渠道的打通,市场上产生了更多类型的商业模式。


其中,“共享经济”就是一种,其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典型如单车、滴滴)。让身处商业生态圈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基于同一个目标,在共同的平台上创造价值等。

但不论资源如何,都缺少不了一个元素:商业画布。


颠覆式创新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商业模式画布,来为产品的商业模式做更多的有效探索。


商业模式画布可以精准地分析清楚我们的资源和汇报。

如果思考足够清晰的话,可以大幅度优化ROI(投入产出比)。


画布通常有下面几大元素:

1)目标用户

你的目标用户群是谁,他们大概都有一些怎样的特性。


2)价值主张

也就是为什么用户会用你的产品,这款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样的痛点,典型的使用场景是怎样的。


3)渠道通路

你和产品的用户如何产生联系,不管是你找到他们还是他们找到你,比如应用下载平台、微信公众号、互联网资讯、线下宣传、地推等。


4)用户关系

用户在接触到你的产品后,你们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一锤子买卖抑或长期合作,能不能从用户身上获得持续性的价值,用户口碑可不可以帮你发展更多的用户。


5)收入来源

你将怎样从你提供的价值中取得收益,是通过售卖软件一次性收费、还是把平台做大售卖流量广告进行收费,或者租赁收费等其它盈利手段。


6)核心资源

是运转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为了提供并销售这些价值,你必须拥有的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乃至流量、用户基数等。


7)关键业务

商业运作中必须要从事的具体业务,换个说法就是产品具体如何服务用户。一个商业模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业务,但一定要关键的才能致胜。


8)重要伙伴

比如腾讯内部的产品,基本只要上线就能够轻松获得千万级别的用户,便是有了qq这个“干爹”在背后的大力扶持。


9)成本结构

你需要在哪些项目付出成本,成本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时间,如果一开始没控制好成本,公司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我们按照9个模块,来梳理下uber的商业模式,可得到下面一副图:


这时候,我们初步得到了产品的资源配置模式。


我们来看一个较老的资源配置案例:啪啪


这是一款图片语音社交应用,专攻手机上的图片+声音垂直社区。


这款产品仅上线半年用户数便突破了千万人,产品爆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可以浓缩为优秀的资源模式。


啪啪对自己的资源以及当时环境所能利用的资源把控得非常到位。啪啪做了很多奇怪的事情,诸如没做独立账户,全部采用微博等第三方登录,疯狂请明星曝光,敏感词传播等。


但是就是因为对痛点和资源的平衡性做得较好,啪啪成了。


还是因为平衡迭代做得不够长远,啪啪败了。


扪心十问

在需求验证和模式画布搭建之后,我希望你能回答清楚十个问题。

这十个问题,需要支撑你整个产品的战略。


每个问题一页纸,因为我作为投资人,只想看十页A4纸。


1)第一页,空白点

说清目前市场中存在一个什么空白点,或者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如果十句话无法说清,那证明你还没挖掘至深。


很多人写了三百页,抄了很多二手报告。


那些东西,我其实不需要。因为那些数据,对于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来说,是一种数据常识。


因为我们看了二手报告,买了二手报告,也做过一手报告。


2)第二页,方案

你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方案或者产品是什么,提供了怎样的功能?


3)第三页,用户

你的产品将面对的用户群是哪些?一定要有一个用户群的划分。


4)第四页,竞争力

为什么这件事情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

为什么你能配置好资源,而别人无法在此基础上对你进行跨维度的打击。


5)第五页,市场

再论证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你认为这个市场的未来是怎么样?

如果蛋糕始终只有一点点,不转换的你,最好结果就是一点点。


6)第六页,盈利

说清楚产品的有价值。完全没有利益点的公益产品几乎是不被认可的。(当然,辅助类或补充类的你们懂)


7)第七页,竞争

用简单的几句说清楚:这个市场里有没有其他人在干,具体情况是怎样。


有其他人在做同样的事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对这个产业和行业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客观认识。


8)第八页,亮点

如果一个爆点的思维最终没能在几句话间展现出令人兴奋的亮点,那么这个团队真的需要仔细回家背书了。


9)第九页,财务

不要预算未来三年挣多少钱,没人会信。但你需要说清楚一年内的资源配置思维。如何优化你的画布?


10)第十页,团队

优秀的团队,基本上到最后都能成功。同样的,如果你的团队足够优秀的话,你就有可能拿到船票。



看到这里,你一定能感觉到,这十个问题虽然只需要十页纸。


但正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样,这十个字的背后,可能是满缸的墨水草稿以及大量潜在逻辑的突破叠加。


是的,产品至极,看似简形


高段位,一直来自于有效的思考。


如果你现在还在盲目地忙碌,漫无目的地学习而单纯以终身学习者而自豪的话。


我只能和你说,忙碌的人很多,终身学习者不少。


你的高度和他们很可能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