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从小“谈钱”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自由前行s80muh 2017-08-08

6-15岁是“金钱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和消费价值观会逐步稳定。

现实中,孩子对于“钱”的认识,很多是这样:

案例1

很多家庭形成这样的条约:

比如孩子饭后主动洗碗,家长给多少钱;

有奖就有惩,孩子犯错误,又扣多少钱。


案例2

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家里没钱,只靠你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

从而理所当然给孩子穿旧衣服,玩别人玩腻送出的玩具。


案例1 是劳动与金钱交换的做法,刚开始有效,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一种观念,这种事有钱、可以做,没钱、就不做

案例2 是典型的“哭穷”,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钱来之不易,对钱的匮乏感也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被无限放大。


怎么和孩子谈钱呢?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并非如此。

家长不妨尝试下面的方法,可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1.两不要

1. 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要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


2. 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只能靠你了,要给孩子金钱上的安全感。



2.定期给零花钱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规定好零花钱的应用范围。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


3.教孩子学会理财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过: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

引导孩子合理理财,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已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


4.学会给予

教会孩子学会“给予”。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体现在帮助他人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