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GXF360 2017-08-0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文/张海军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名著名篇,这些名著名篇要么语言描写生动巧妙,要么主题人物鲜明逼真,要么文章主旨意蕴悠长,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开展美育探索。

1.认识美,具备美的理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认识美。在认识美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具备美的理想。小学阶段学生的视野比较窄,对于美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而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时字里行间的语言文字之美,进而具备美的理想。

比如学习《登黄鹤楼》《青松》《小动物过冬》《美丽的丹顶鹤》这个单元,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我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用心体会什么是美。在阅读这些文字、段落的时候,学生体会到大自然、动物界的美,能够认识美,最终具备美的理想。

2.体验美,形成美的情操。

拥有美的追求,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精神层次提升的体现。在引导学生体验美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描绘生动的语言,对于一些意蕴悠长的文章主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以体验,进而形成美的情操。

结合《蒲公英》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体会这篇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中所蕴藏的道理。蒲公英种子所作的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使我们明白在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当听从前辈的指导,在踏踏实实中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通过这类有着悠长意蕴的课文,引导学生在体验主旨美的过程中,形成美的追求和美的情操。

3.欣赏美,培养美的品格。

在美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通过欣赏美,培养美的品格。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阅读中所蕴含的主旨之美,来培养学生美的品格。

在《卧薪尝胆》这篇课文中,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越王勾践的内在品格。结合文中语言“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结合所阅读的段落,引导学生欣赏越王吃苦耐劳、艰苦卓绝的内在品格。在阅读时,我不忘提醒学生:“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拿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毅力和决心。”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章中人物的内在品格之美,培养学生美的品格。

4.创造美,积累美的素养。

创造美是我们美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敢于创新创造之人,引导学生在积累美的素养的过程中形成对美的认知。通过阅读的积累,最为直接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以及写作水平,引导学生积累美、表达美、创造美。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与写作是公认的难点。对于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我认为教师可以从阅读入手,延伸到写作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欣赏美,积累美的素养。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女子体操队跳马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了下来,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可是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了这一切。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中“承受、剧痛、失声痛哭、大汗淋漓”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随后结合阅读进行了延伸,让学生结合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读后感。由于阅读时学生感触很深,所以对于这样的随堂练笔没有反感,他们有感而发,很快写出读后感。通过从读到写,学生完成了创造美的过程。

美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探索美育的途径,使美育的价值真正得到发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中心小学

编辑 聂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