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姓非常古老,得姓始祖的后代孙曾统领三十六国,差点取代西周

 思明居士 2017-08-08

周朝,大家都是熟悉的,中国目前可考的第三个王朝。

书生写文史以来,经常有朋友与我聊起封建王朝帝王的狠毒和不仁,很少有朋友提起夏商周三朝的天子。即便提,那也只是说到这三朝的亡国之君,很少提到其他天子。

这不是我们对历史知识不了解所致,而是现今掌握的那三个王朝的历史没有其他封建王朝多的缘故。

周朝,由于建立时间无法得到确认,有国祚约790多年和860多年的差距。

建立时间何时确定,这需要更加详尽的史料才能做出判断。

总之,800年左右的说法,还是受到大部分朋友的认可的。

800多年里,周天子不止一次的面临诸侯王的挑战。

春秋战国,大家都很熟悉了,也无需多讲了。

此姓非常古老,得姓始祖的后代孙曾统领三十六国,差点取代西周

另外一件事,需要讲一下,与书生今天要说的这个姓氏也是有关的。

大禹治水时,东夷首领皋陶之子伯益有功,禹封其子若木于徐地,建立徐国,其部落名徐夷、徐戎或徐方。

若木的后代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徐国世代相传,共传44世,到周敬王八年为吴国所灭,历时1600余年。

持续了1600余年的诸侯国,这在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与徐国国君施行仁政分不开。

徐国传至第32世时,出现了一位叫诞的君主。

他的出生,富有神话色彩。

相传,第31世徐君的宫人,十月怀胎,分娩时,产下一肉卵。徐君认为是不详之物,命人将其弃之水滨。徐君家有犬鹄苍,将弃之水滨的肉卵衔回,咬破卵皮,卵内有一男孩,就是后来的徐偃王。

鹄苍因救偃王有功,偃王厚待,饲养至老死。

晋干宝的《搜神记》曾载,在鹄苍临死前,长出了角和九条尾巴,它其实是条黄龙,于是人们把它安葬在徐国的乡间,现在那里还保留着它的坟墓。

有此神话传说,注定徐偃王的不平凡。

《后汉书·东夷传》载: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

三十六国朝贡,可见徐偃王的仁义征服了多少人。

之后,徐偃王联合九夷伐周,周穆王因其势大,不得不承认徐国为东方霸主。

随着实力的壮大,徐偃王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周天子曾对各诸侯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

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僭越称王不说,还将王城扩大到十二里,周天子的只有九里。

如此徐国,已经可以与周朝分庭抗礼了。

可也正是如此的不加收敛,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后,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趁徐国不备,发楚师破之。

由于徐偃王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周穆王封其子宗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之后,又传十一世最终被吴王阖庐所灭。

此姓非常古老,得姓始祖的后代孙曾统领三十六国,差点取代西周  

徐偃王只是后来大家对他的称呼,他本是嬴姓徐氏,名诞。

他的祖先伯益之子若木,便是徐姓的得姓始祖。

吴国灭了徐国,越国灭了吴国,楚国灭了越国,徐地划到楚国,徐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

就这样,中国百家姓中的又一大姓徐姓出现。

上古时代的江苏,存在两个文化圈,淮河以北以徐国为中心的徐文化圈,江南以吴国为中心的吴文化圈。

从古至今,诸多史学家,对徐文华的研究从未间断。

存世1600多年的古徐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徐姓就是其中之一。

与其他大部分姓氏一样,徐姓的起源也不是单一的,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就有徐氏族;

满族、蒙古族人、朝鲜族的部分族人也都有改姓为徐的记载。

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徐姓在大陆的人口近2000万人。

徐姓也是名人辈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徐姓历代名人680多名。

此姓非常古老,得姓始祖的后代孙曾统领三十六国,差点取代西周

唐代的徐世勣、三国时期的徐晃、明朝的徐达、民国时期的徐世昌、徐志摩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徐姓名人。

如果你姓徐,请不要忘记曾存世1600多年的古徐国,更不要忘记你的姓氏还有一个文化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