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13岁之前,父母必须要做到这4件事!!

 桃李守望者jhw 2017-08-09

        一般来说,13岁之前是家长管教孩子的黄金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懒性还比较重,价值观和习惯还处在生长期,有相当的可塑性,因此,只要家长把握住了这个时间段,正确教育培养孩子,孩子就能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家长务必要对孩子做到4件事,并且越早越好。希望各位家长认真看完,相信会有启发。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从出生时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迫切的想弄明白,正因为如此,他们有了观察和探索世界的动力,在他们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从而认识这个世界。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世界上的大发明家除了认真刻苦学习之外,他们还都善于观察,善于奇思妙想,可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观察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有意无意的摧毁了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的提问不耐烦,敷衍应对甚至大声呵斥,认为孩子不务正业,当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一些古怪或者有破坏性的行为时,家长就非打即骂。长此以往,孩子的好奇心就一点一点地被摧毁,然后彻底消失。

      牛顿研究苹果的时候,牛顿妈妈也没说:“看什么苹果,还不如学习去”。爱因斯坦学母鸡孵蛋的时候,他母亲也没嘲笑他,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观察世界。


帮助孩子认识学习的价值。

       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而想要孩子学有所成,就必须一直保持极大地热情。很多时候,我们给灌输“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可是这类观点并不能长久的支撑孩子,或者并不足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13岁之前,正是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探索自身潜能与兴趣的阶段,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一些家长看不惯或者不喜欢的爱好,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喜欢收集游戏卡,喜欢追星…….其实,所有的事都有两面性,我念初中的侄子很喜欢玩游戏,也经常收集游戏卡,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侄子竟然对立面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对于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白衣渡江,这些成语的典故也是了如指掌,这让我们大家都很匪夷所思,原来侄子当时在玩一款三国游戏,里面有好多这方面的知识。

        孩子的人生不是只有学习,也需要一些空白,在学习之外,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要把握好度,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样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就会更多,亲子关系更亲密。

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

       我们很多家长陷入一种误区,太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做一点点脏活累活,为了保护他们,我们总是擅自屏蔽掉外界“不纯净”信息,我们喜欢灌满孩子,让孩子的一切尽在掌握。

       心理上有一个词叫做“感觉剥夺”,我认为这用在教育同样适合,我们总是事无巨细地给孩子安排一切,阻止孩子自己主动品尝生活的滋味,限制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会让孩子走向独立的道路上制造很多麻烦,对孩子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多鼓励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自己做旅行计划,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在外地坐公交车,购票坐地铁,让孩子去菜市场体验讨价还价,等等。不过,在13岁之前,家长还是要远远地跟着,确保孩子的安全。

        孩子最终会离开父母的独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应该是“分离”。我们爱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坚强面对未来的风雨,有能力的孩子解决遇见的问题,而不是留在我们身边,做一个三十岁还被喂饭的“巨婴”。

 

如果孩子有记忆力差、学习成绩提不高,学习方法不正确,严重偏科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后期会和大家一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