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仇池历任帝王

 宛平2008 2017-08-09


前仇池国君(一):杨茂搜

 

杨茂搜(?-公元317年),原名令狐茂搜。氐族。前仇池开国皇帝。

东汉建安年间,氐人杨腾率领部众迁至仇池定居下来。三国时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兴国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投奔蜀汉,其余部众被曹操迁至扶风、天水一带。司马昭当政时,氐人杨飞龙受封号,以假征西将军名义,率部落“还居略阳”。

杨茂搜是半独立于仇池的氐王,前任首领杨飞龙的养子。本姓令狐,是杨飞龙的外甥,飞龙死后继承君位,率领部族离开将要大乱的关中,南返仇池故地,广纳流民,建立了前仇池国的基础。

公元296年(晋惠帝元康六年),杨茂搜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氐族部众拥戴称王,始建前仇池国,称仇池公,其辖地有武都、阴平二郡。

公元317年,杨茂搜病逝,前仇池分裂,长子杨难敌继位,号左贤王,屯下辨。其弟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今徽县),今陇南地区大部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其后兄弟内斗,国力日弱。

 

前仇池国君(二):杨难敌

 

杨难敌(?-公元334年),氐族。为四世纪仇池首领之一,是杨茂搜长子。前仇池第二位皇帝。

公元317年,杨茂搜去世,杨难敌与弟杨坚头分领部曲,杨难敌号左贤王,屯下辨;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

公元322年(太兴四年),前赵主刘曜亲自领军攻杨难敌,杨难敌迎战不胜,退保仇池。仇池诸氐、羌等皆归降刘曜。刘曜进攻仇池,因为军中大疫欲退兵,遣人游说杨难敌,于是杨难敌遣使向前赵称藩。刘曜以杨难敌为假黄钺,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及陇上、西域诸军事,上大将军,益、宁、南秦三州牧,武都王。

同年,秦州刺史陈安自立为凉王,次年被前赵击败,陈安被杀,杨难敌大惧,与弟杨坚头南奔汉中,向成汉请降。前赵军撤退后,杨难敌到武都据险自守,不再听命成汉。成汉分二路进兵讨伐杨难敌,一路被他阻挡不得进,另一路大败。

公元325年,杨难敌从前赵手上收复仇池。

公元334年,杨难敌病逝,子杨毅立。

 

前仇池国君(三):杨毅

 

杨毅(?-公元337年),氐族。杨难敌之子。前仇池第三位皇帝。

公元334年(东晋咸和九年),杨难敌卒,子杨毅立。自称龙镶将军,左贤王,下辨公。此后,前仇池陷入连续内乱之中,失去了向外发展之良机。

公元335年(咸康元年),杨毅向东晋称臣,被封征南将军。

公元337年,杨毅被族兄杨初夺权杀害。

《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五十八·氐胡》:成帝咸和九年,难敌卒,子毅立,自号使持节、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辩公。以(杨)坚头(儿)子(杨)盘为使持节、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咸康元年,遣使称蕃于晋,以毅为征南,盘征东将军。三年,毅族兄(杨)初袭杀(杨)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臣于石虎。

 

前仇池国君(四):杨初

 

杨初(?-公元355年),氐族。杨毅族兄。前仇池第四位皇帝。

公元337年(咸康三年),杨初杀仇池首领、族弟杨毅,自立为仇池公,向后赵称臣。

公元347年(永和三年),杨初遣使向东晋称藩,晋以他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仇池公。

公元353年(永和九年)六月,杨初打败了前秦的进攻。

公元354年(永和十年),东晋改封杨初为天水公。

公元355年(永和十一年)正月,杨毅之弟杨宋奴指使梁式王(又作梁三王、梁式四、梁式)将杨初杀害。

 

前仇池国君(五):杨国

 

杨国(?-公元356年),氐族。杨初之子。前仇池第五位皇帝。

公元355年(东晋永和十一年),杨宋奴指使梁式王杀害杨初,杨国率左右杀了梁式王及杨宋奴,自立为仇池公。东晋重臣桓温表杨国为秦州刺史,杨国的儿子杨安为武都太守。

公元356年(永和十二年),杨国被叔父杨俊杀死,自立。杨安投奔前秦。他的父亲杨初正是靠弑君篡位为君的,后来遭到报应身死,这一幕又在杨国身上重演。

 

前仇池国君(六):杨俊

 

杨俊(?-公元360年),氐族。杨茂搜之孙,杨坚头的次子,杨国叔父。前仇池第六位皇帝。

公元356年,杨俊杀死杨国继位。东晋封为仇池公。

公元360年,杨俊被杨国的儿子杨安派内应投毒而死。子杨世继位。

 

前仇池国君(七):杨世

 

杨世(?-公元370年),氐族。杨俊之子。前仇池第七位皇帝。

公元360年,杨俊被杨安派人毒死,杨世继位。

公元368年,东晋以杨世为秦州刺史。他又向前秦称臣,秦以他为南秦州刺史。

公元370年,杨世去世。

 

前仇池国君(八):杨纂

 

杨纂,氐族。杨世之子。前仇池第八位皇帝。

公元370年,杨世去世,杨纂继位。旋称臣于东晋,前秦苻坚闻讯大发雷霆。

公元371年,前秦世祖苻坚遣仇池前君主杨国之子杨安会同杨武将军姚苌等将兵七万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前仇池,杨纂遂将五万可用之兵悉数调至仇池山一带,东晋梁州刺史亦派骑兵千余火速增援。前秦兵至,杨纂亲率大军设伏于大峡谷,是时晋军亦至,三方会战顷刻展开。是役以秦军全胜而告终,前仇池军战死者十有其四,晋军亦伤亡殆尽,杨纂遂退守仇池山不再出战。两军相持日久,山上军心颇有动摇,杨世之弟杨统见杨纂决心玉石俱焚遂生废黜之心,旋为杨纂所侦知,杨统当机立断趁夜打开城门迎秦军以入,杨纂被迫降秦,苻坚将其迁居长安。

《魏书》称,杨纂叔父杨统废除他自立为仇池公,他聚集党羽欲杀杨统。后为杨统废。

 

前仇池国君(九):杨统

 

杨统,氐族。杨世之弟,杨纂叔父。前仇池第九位皇帝,亦是末任君王。

公元368年,杨统被东晋授为武都太守。

公元370年,杨世去世,《魏书》称杨统废世子杨纂自立,纂聚党袭杀统。《资治通鉴》称杨纂继杨世立,杨统欲争夺首领之位,起兵相攻。

公元371年,前秦出兵攻仇池,杨统以武都之众降秦。前仇池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