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人生最后时刻的优雅成长

 雁帛 2017-08-09

不经意间听闻知名作家琼瑶的消息,竟然是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79岁的老人,对于必须面对的死亡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安排,她认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3月12日,她第一次在脸书上公开自己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信。她在信中说,这漫长的人生,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等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

 

从生到死,都是生命的成长,似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样。死是人生的谢幕,是生命的完成,如晶莹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或许,是为了保持优雅的姿态告别,或许,是为了坚守完美的仪式终了,至于自己的身后事,琼瑶还给自己的儿子发了5点声明:

 

一、 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做主时让我做主,万一我不能做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

二、 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三、 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着!

四、 同上一条,不论什么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 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千万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对人生满足,对生命达观,或许,唯有如此,才会对生死淡然至此。说生,我羡慕陶渊明,隐于山野,安于清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便是生命最本真和最自然的状态;说死,我佩服刘伶,乘车手抱一坛酒,仆人跟车背锄头,吩咐“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如是放荡形骸,哪里还会有对死亡的恐惧?

 

琼瑶关于自己后事的安排,使我想到了鲁迅。在一篇题为《死》的文章中,他也给妻子许广平写下了类似的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3)不要作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至于自己的身后事,鲁迅的态度很明确,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作任何纪念,不收任何人的一文钱。一位革命旗手,一代文学大家,竟然对自己的死亡作如此简陋至极的草率安排,在别人看来,实在是与自己的身份地位极不相称。我想,之所以如此,大概是鲁迅洞察社会历史的眼光过于锋利,以至于也能活活地剥掉生死的皮,才不会在生死的边缘徘徊和彷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历,对人生,不同的人,也就有了不同的体验观感。“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这是张爱玲对生命质感的诠释,似乎没有琼瑶那样柔美丰满。不知道是对自己晚年凄凉生活的隐喻,还是跟意念中的那些虫子进行无休无止战斗的疲倦,张爱玲拒绝跟任何人交往,在孤岛般的人生里,形象憔悴的“像一卷细龙卷风”。她是在死亡多天之后才被人发现的,身体旁边放着自己的遗书,上边写着:

 

“不要察看我的身体,不要举行任何仪式,将骨灰随便抛弃在荒漠无人处······”

 

她对自己的死,也是没有任何仪式感的安置,很随意,随意的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与张爱玲孤单地死在异国他乡不同,一代才子钱钟书是在妻子的陪伴下安祥地向人生告别的。他的遗嘱异常简洁:

 

“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

 

正如所愿,他的葬礼简陋到了极点,参加遗体告别的只有两三个亲人,夫人杨绛撒了几瓣花;骨灰同其他人的混杂在一起埋掉了。

 

不论是琼瑶、鲁迅、张爱玲或钱钟书,对于人生的最后告别,他们有着一样的态度——在最小知情范围内,以极为简单的方式,尊重生命的自然死亡,宛若对待落叶一样,随其所愿,化于尘土。他们安然地向生命告别,或在于他们知道,他们的文字没有被埋掉,他们的思想没有被埋掉,他们的人格光泽没有被埋掉,他们满足于生之快意,又何必纠结于死之惶恐?

 

我们都是普通人,写不出来文学名著,担当不了名分声誉,我们无法像他们那样对待生死淡泊于心。生是责任,对自己,要价值实现,对子女,要教育抚养,对父母,要养老尽孝。正是如此现实,我们才会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以至于透支青春,透支生命。而生命,有时与愿想背道而驰,会给自己带来预料不到的意外,就像于娟,那个只有32岁便因乳腺癌而走完生命历程的复旦大学教师那样。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的“死亡日记”

 

除非能够坦然的安享现实生活的世俗幸福,所有对功利的迷恋和权金的追求最后都要让位于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人生不够圆满,难满幸福,便会觉得死亡是上天的残忍,是生命的缺憾。没有谁能规避死亡,但如何面对死亡,确是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意志修为。无论生死,都是人生的成长,如夏花,生就灿烂,如秋叶,落就静美,如此,人生由生至死的成长将永是优雅的姿态。上海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修 办公室装修设计 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